投資名言:抽資政策下的投資對策 - 張敏華

投資名言:抽資政策下的投資對策 - 張敏華

人民銀行突然調高內地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姿態上是給銀行一個訊息,不要胡亂發放貸款。投資者最關心的是,收緊借貸會否令投資巿場失去水源而枯萎。

水源足中資股樂觀

參考過往經驗,只要經濟持續增長,資金是適度調控的話,調高存款準備金不會影響中國股票投資前景,花旗分析員相信,中資股仍然樂觀,只是策略上要微調。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要收緊信貸增長,但短期內抽乾巿場資金的機會不大。
首先,業界普遍預期今年內人行會加息,所以內地銀行爭相在加息前批出更多貸款,以免失去巿場佔有率,情況或跟08年相似。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料逾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首季貸款通常佔全年新貸40%計,預示全年新貸或有7.5萬億元,屬官方明言可接受的7至8萬億元範圍。
其次,內地巿場資金來源除貸款外,還有海外資金流入和本地居民存款。花旗分析員預期,今年人民幣會有3%的升值空間,美元兌人民幣有機會在年底回落至6.62,帶動海外資金流入。對內地居民來說,會否把存款轉到投資巿場,通脹和利率展望是重要考慮因素,花旗預期今年通脹增幅有機會超越央行加息幅度,負利率可望吸引居民把部份存款轉到投資巿場。

換馬公路及保險股

雖然預期人行會繼續調高存款準備金,甚或會在下半年開始加息,但按經驗未有阻礙中資股向上的趨勢。以06年4月至07年11月為例,期內人行12次調高存款準備金,另加息7次。開始時H股指數繼續上升,期內累升1.67倍(見圖),內地A股同期更升了兩倍多。
面對政策轉變,投資策略也需作微調。花旗認為一些跟政策關係密切的行業,包括銀行、房地產和物料股,短期表現或稍為遜色。投資策略可微調向防守性較佳的內地公路股、具內需和復蘇概念的航空股,和受惠加息周期、再投資收益有望增加的保險股。
今年上半年,政策和集資等不明朗因素,致使中資股未有突出表現,不過,花旗相信,暫時對中國股巿影響溫和。下半年政策方向可望明朗化,在經濟和企業盈利持續增長,及人民幣升值憧憬下,今年中國股巿前景仍值得看好。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