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狀元,只要兩個詞語組合在一起,往往變成魔咒;快艇09年挑選的新秀「狀元」比歷克格芬因為膝部手術,今季未嘗一場比賽就提早收「咧」。
連同比歷克格芬,快艇的球會歷史上獲得3次狀元機會;1988年球隊挑選了曼寧,雖然擁有大前鋒身材,小前鋒速度,後衞射術,但一直傷患纏身;14季NBA比賽中,有8季因傷未能參與50場或以上比賽;除了在太陽有過光輝表現,其餘都不值一提。1998快艇再獲新人一號籤,但選了尼日利亞中鋒奧羅獲根迪,技術粗糙,鬥心低落,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從網上看過比歷克格芬在高中、大學時期的精華片段,理論上快艇的選擇沒有錯。從他的大力入樽,還有奮勇封阻、搶籃板球的能耐,甚有韋伯初出道在勇士時的影子。當年小弟也極喜愛韋伯,他視對手如無物,2、3人在前面,也照樣入樽。但傷患始終是職業球員最大敵人,韋伯在球員生涯尾聲,也因膝部手術而「跳不起」。
近年加入NBA的高佬「狀元」,往往逃不過傷患宿命,拓荒者的奧丹也首季全部休息,雖然今季尚算健康,但似乎仍陷信心危機。澳洲的保格亦然,中國「長城」姚明今季也可安心打理上海隊,只是魔術的懷特侯活天生異稟,與馬刺的鄧肯心智成熟,暫時還未有嚴重傷患,衷心希望比歷克格芬這次專心休養後,傷患從此遠離他。
文:牽牛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