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是非洲足球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非洲國家盃與南非世界盃兩項大型賽事先後展開,讓這片神秘的大陸,獲得前所未有的體壇注視。
10多年來仍欠穩定性
多哥球員在安哥拉邊境遇襲造成死傷後退出,為非洲足球這新的一頁抹上了悲劇的陰影。繼而下來的多場賽事,戰果都令人大感意外,令人對非洲足球的未來,更加充滿疑惑。
我有幸曾在96年,親身在亞特蘭大奧運中,目睹尼日利亞後上淘汰巴西,再於決賽中擊敗阿根廷,勇奪金牌。當時我想,非洲球隊已經成熟了。可是,10多年下來,在頂級的世界盃舞台上,非洲隊的成績仍然乏善可陳,連4強位置也未能染指。
回顧當年的筆記,我覺得非洲球隊有待改善的地方,包括守門員水平大起大跌、中場節奏偏快而欠組織、前鋒射球雖勁卻欠準繩等,整體而言是沒有穩定性。這些似乎在今屆的非洲國家盃中,依然存在。
其實,在過去的10多年間,非洲球員涉足歐洲球壇,取得戰績者大有人在,像伊度奧、杜奧巴、艾辛、托尼兄弟等,都獨當一面,累積了不少大賽經驗。可是,穿回自己國家隊的球衣,上陣又成了另一個人,而且往往只憑一腔熱血,在逆境中越踢越急,越急越差。
用主將經驗發揮戰術
非洲球員的體力與衝刺力,在其他地區的聯賽中,肯定是天賦的優勢。但同是非洲球員彼此對抗,再靠這方面的發揮,可能就相互抵銷,以剛制剛,毫無優勢。幾支強旅的教練,看來必須盡快修正,利用主將的經驗,把戰術充份發揮,才可扭轉目前的出線劣勢。喀麥隆、尼日利亞、科特迪瓦和馬里,敬請好自為之。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