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蔡樣寫上海老吉士的蛤蜊燉蛋,心嚮往之。蔡樣說如今,連職業廚師知道這味菜的都不多了,着實令人驚訝。因為這是家常小菜,別說家庭主婦,就算是常幫着做家務的小孩子,也無不優為之,何致於沒落了呢?
凡菜式沒落,必有原因,或原料消失、或吃了有害、或製作過程太複雜等等。算來算去,蛤蜊燉蛋均不在其列,何以沒落,原因難明,難道是當年因蚶子傳染百萬人患乙肝,禍延其他軟體動物,連蛤蜊也沒人敢吃了?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味道不好,所以沒落,而不好吃的原因,有可能是攪亂了它的原材料。
各種生物物種的名稱,十分不統一,許多蛤科的軟體動物,都被泛稱為蛤蜊,當然也都可以拿來燉蛋,但是上海菜中的蛤蜊燉蛋,所用的蛤蜊,專指其中一種。這一種肉質特鮮嫩,而且久蒸不老,有很多別名,如青蛤、紫口蛤等等,殼外環呈艷紫色,十分美麗,整體呈半球形。除此之外,皆非正品,都是粵語中所謂「蜆仔」的蛤科動物而已,用之燉蛋,味道相差一天一地,自然不受歡迎,久而久之就沒落了。老吉士的美味若斯,用的當是正宗蛤蜊。
這一點,「百度百科」就弄錯了。查百度百科「蛤蜊」項,出現的就不是燉蛋用的蛤蜊,而是叫「雜色蛤仔」的另一種蛤科動物。若查「青蛤」,就可以見到燉蛋用的蛤蜊的真面目,形狀色彩俱備,據圖可以辨究竟。百度百科在蛤蜊項下,反有很多食譜,青蛤項下,卻完全沒有,可知蛤蜊燉蛋真的沒落已久,馮京馬涼,以假為真,弄不清楚了。
早四五十年,香港街市還常有蛤蜊賣,三天兩頭,買來燉蛋,忽然消失不見,再不出現,是不是瀕臨絕種了?縈念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