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編舞家 戲中尋根

印度女編舞家 戲中尋根

身份認同,尤其受別人統治時,更想突圍而出,為自己多做一點。在印度,因為階級、宗教及家庭觀念,到二十一世紀,尤其在鄉村地方,就算是中產家庭,女人留家侍夫教子仍是必然的,想塑造一個自我身份,比登陸月球更困難,唯一方法是先與家人破裂再找出路。二十年前,一個女孩VaibhaviMerchant,為了理想,不惜與爺爺打破關係鏈,離鄉別井。最終,不只在以男性做主導的電影圈突圍而出,傳奇故事更改編成音樂劇登上舞台。

記者、攝影:梁佩芬

印度舞供皇帝看

英國殖民時代,印度人知道不能被人抹掉身份,遂要找出一個最為突出的優點為世人認同,就是電影。1913年,首套默片面世;1930年,已經年產200套。1931年,首齣有聲影畫上映,自此,他們的電影開始以歌舞片為主題,而故事大抵離不開兩情相悅,但女方家庭不允許,再為女兒自行配婚,但男女卻不甘被棒打鴛鴦,男的發憤圖強,展示才華給女家認同,最後,當然是連場歌舞以大團圓結局。每齣戲都是同一方程式,卻帶着濃濃的民族氣息,最先不獲理會的男主角,就好比印度一樣,最終都得到世人認同。
VaibhaviMerchant的爺爺就是創立Rajasthan傳統印度舞蹈歌舞片的編舞師HiralaljiMerchant:「印度人,無時無刻不唱歌跳舞,拜神跳、婚禮跳,喪禮也跳,大部份舞蹈故事以奉獻皇帝和神為主,,每一個手勢和眼神都與拜祭有關,與廟中女神像外形相近。」Merchant家族,在印度電影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有編舞師也有音樂師,Vaibhavi為家中長女,自小已練習傳統印度舞:「印度舞,好難,要好大體力,有很多腳部動作,且越跳越快,很多人學了一個月便放棄!」我也看過一次,舞蹈員常要用力踏地扭腰做出蓮花手,舞步極其複雜,少點記性也不行,厲害。

■VaibhaviMerchant(左)與女主角CarolFurtado(右)的臉形輪廓都是圓圓的。

■傳統舞蹈用於祭神,舞蹈員的裝扮也像仙女。

■飾爺爺Shantilal的演員ChanderKhanna。

■有人吹印度笛,卻不見有人玩蛇!

電影是身份認同

1970年,印度電影工業自稱「Bollywood」寶萊塢,因孟買Bombay為地頭,加上要抗衡荷李活Hollywood的入侵而自創一詞。雖仍以男女的愛情和家族糾紛的歌舞故事為骨 幹,舞蹈編排卻受西方影響,不再是Merchant家庭一向秉承的,更模仿尊特拉華達的《油脂》,大跳BreakDance。1975年,Vaibhavi出生,十三歲時想參與電影當一名舞蹈員,可惜,因為階級及宗教關係,女性的家庭地位偏低,往往不能自作主張,到了今天,鄉下地方仍有盲婚啞嫁,來自中產家庭的Vaibhavi也不能倖免於難:「祖父說任何家庭成員都可進入電影圈,惟獨是女性。」雖自小在溫室中長大,但討厭家庭枷鎖:「最大動力令我抗衡祖父是我真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我長成的年代,開始吸收大量外國知識,認為印度電影要進步,不可獨沽一味。」追求理想,總會遇到困難,十七歲,她離開位於印度西北部的粉紅城市Rajasthan,南下孟買進修西方現代舞蹈:「我有傳統印度舞底子,學上來不是太難。」更能得償所願,做了舞蹈員。二十一歲,成為首位奪得國際獎項的印度編舞師:「要做出一番成就來告訴爺爺我沒錯。」堅持,永遠是成功的力量。今天,她已是寶萊塢首屈一指的編舞師,能在男性主導的工業裏,鶴立雞群。

■大部份都是群體舞蹈,熱鬧非常。

■竟有傳統印度舞,也有Funky,都是Vaibhavio的特長。

傳奇故事上舞台

2003年,她的故事吸引了英國編劇,同樣來自印度家庭的TobyGough,對家鄉的故事感興趣,在新西蘭一家名叫「Bollywood」的印度餐廳,他約見澳洲Brady家庭的製作公司,兩者一拍即合,立即前赴印度找Vaibhavi,希望將一個傳奇告訴世界。做監製的MarkBrady回憶:「找Vaibhavi談一頓話非常辛苦,她常四圍飛,我與編劇二人像保鑣跟她出入,最終,在細碎的話中變成一個故事,更邀請Vaibhavi做她的傳奇歌舞片的編舞師。」經過九個月的寫故事、作曲、編曲和編舞,,終於完成歌舞劇《舞動寶萊塢》。2005年開始,巡迴歐美澳洲中國至今演出850場,觀眾達200萬人,足可媲美年產800套,日賣1,500百萬張戲票的寶萊塢電影。故事以Vaibhavi的個人遭遇為骨幹,只是將女主角的名字變成Ayesha,更加入一段豆芽夢,由擁有六嚿腹肌的印度舞蹈員DipenderSingh飾演Uday一角。可惜是,全劇120分鐘,他只是不停地展示肌肉,對白欠奉,一個身為女主角一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角色毫不立體,連英國一眾傳媒也大肆批評此乃全劇敗筆,對此監製Mark有所解釋:「整個戲,有很多重要訊息,愛情、家庭和事業,可是,時間有限,只能集中說家庭關係,其他只是輔佐。」對於自己的故事,Vaibhavi第一次看時也熱淚盈眶,對於男主角被批評,覺得不無道理:「沒錯,愛情故事較吸引,但我的人生,最重要是家庭,沒有這樣的家庭背景,就不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最喜愛戲裏一句:『Inorderthewayyougoing,mustalwaysknowwhereyoucomefrom』,無論去了哪裏,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沒甚麼更重要。」身份認同和尋根,對與印度人一樣飄泊外地的中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對於活在開始被人模糊化的香港,也是我們開始要找出一個價值的時候了。

■後台堆滿了戲服,只有三數人負責。

後台ShowOff

■全戲有超過二千多件珠寶,不少更是「石」。

■印度人愛浮誇,一支笛也要包得靚靚。

■打開闊七呎的裙,令女主角跳起來好飄逸。

■女主角一條重四磅的半截裙。

故事:

年輕的Ayesha,出身舞蹈世家,為了實現寶萊塢璀璨之途,她選擇現代舞,放棄由祖父Shantilal創立的Rajasthan傳統印度舞蹈,Ayesha名成利就後,最終決定回老家與因飲酒成疾的祖父重修親情,並接手打理學校,把傳統和現代舞蹈融合,更與青梅竹馬的戀人Uday終成眷屬。

■男主角絕不吝嗇六嚿腹肌,大騷特騷。

《舞動寶萊塢》TheMerchantsofBollywood

日期:2月2日至14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查詢:82030299

票價:星期二至四(8:00pm)及星期日(7:00pm)$395-$695
星期五及六(8:00pm)及星期六及日(2:30pm)$395-$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