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勁hit,學者爭相解讀。不過熱血的八十後跟那批向特首呻買不到中環樓的尖子大學畢業生完全不一樣,要區分開來。雖然同屬社會現象,這些「有閒」青年(閒的是時間,示威上街,假都唔使請,奢侈得有型,羨煞打工族)絕對不是o靚模,不會乖乖坐低任學者拋社會科學理論書包來「魚肉」。而評論只要稍為偏差,八十後就會反撲,左一句「你不代表我」,右一句「你完全誤讀誤導」,入肉兼夾唔俾面。學者教授抽過周秀娜的水,想故技重施,假學術之名解剖八十後,當他們羊架扮,一定焦頭爛額。
歸根究柢,八十後根本不需要老餅理解,甚至同輩亦可以行過不是朋友。這一批新青壯年,習慣自轉,懶理外界的圓規,抗拒按本子辦事。這就是說,政府想收編街頭八十後,動之以利,例如資助置業,扶助北上尋夢,開綠燈讓他們重返校園終身學習,大增九唔搭八的副局長職位招徠……這些按摩治標式政策,也許能搔得着一時之癢。但八十後最突出的個性,是不買賬不領情,不接受高官慷納稅人之慨,不屑做無間道。而事實上,天星皇后碼頭一役,充份反映政府不但沒有事後安撫保育人士,還銳意打壓,保育人士竟然為此坐牢,擺到明殺雞儆猴。按政府辦事作風預測,八十後風頭過後,就是政府秋後算賬之時了。
「鎮壓」八十後,是本地左佬紅衞兵出的點子,中意歎元朗奶茶的曾特首無可能會聽佢點。但禍福難料,鬼妖橫行,說不定香港的2010就是北京的1989,梁振英就是執豆上位的江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