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季升市,坊間歸因於套息交易(CarryTrade)大行其道所致。再講一次,套息交易中的息差(Carry),傳統是指同一資產類別(AssetClass)尤指貨幣市場中的套息活動。沽空一種低風險資產而買入另一種高風險資產,其實已承受了更高風險而期望更高回報,有違傳統套息交易的「承受些少額外風險而套取息差」。意思上與套戥(Arbitrage)接近,只是前者承受些少額外風險,而後者則是零風險矣。是故兩者皆「套」,輕而易舉也。
閒話一輪,回到主題:究竟沽美元買風險資產的現象,是否已被沽日圓而代之?答此一問題毫無困難,只消看看美元或日圓跌,是否伴隨風險資產價格上升,便一目了然。姑且由去年3月美元見頂計起,並以MSCI環球指數代表風險資產。觀圖可見,美元跌與環球股市升是同一回事,但這情況自12月聯儲局謂要退市起有所變化(圖一見框)。至於日圓,其走勢則自9月中起至今與環球股市脗合,日圓貶時股市升(圖二見框)。
換言之,去年3至9月是美元獨為融資貨幣的日子,之後則是美、日二幣雙軌並行。大通脹潮從來是全球現象,一旦重臨,別指望只有美國加息而日圓沒份兒。由此推想,當全球通脹蔓延至日本之後(年底?),全球將會進入快速加息的滯脹年代。屆時沒有甚麼地方是零息,套息交易亦將告一段落。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