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聯盟:放緩基建大省開支

專業聯盟:放緩基建大省開支

【本報訊】政府一直危言聳聽指高鐵建造成本會因通脹而水漲船高,催促立法會盡快讓工程上馬,但公共專業聯盟指出,部份工程物料價格其實有下降趨勢,政府放緩基建計劃,反而可節省工程開支。

多付130億寃枉錢

負責建造及營運高鐵的港鐵公司近日展開連串「撐高鐵」宣傳,連甚少見記者的港鐵行政總裁周松崗昨日也接受了部份傳媒訪問。他警告,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如果高鐵工程再拖延,669億元的造價可能會再升。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昨指出,根據工程界的物料價格資料,部份工程價格其實有下降趨勢,例如扎鐵的價格過去一年下跌了4成,所以不可一概而論斷定押後會令成本上升。他又指出,工程價格上升其實是政府催谷基建上馬所致,公共專業聯盟分析由2007年第3季政府宣佈十大基建起,至去年第3季的建築工程價格指數,發現指數升幅比同期的物價指數高出20.1%,顯示大量基建同時推出,令工程標價被大幅推高。若以此推算,納稅人因此為高鐵多付了130億元的寃枉錢,政府只需放緩高鐵工程,便可令工程標價下降而節省開支。事實上,新加坡政府過去兩年便是用押後部份工程的策略,令工程成本下降。
黎廣德表示,政府應押後向立法會申請高鐵撥款3個月,聘請海外獨立專家評估將高鐵總站改設在錦上路的可行性。
公共專業聯盟明日及周六會透過電郵及短訊,為出席財委會的立法會議員提供即場資料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