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校安裝10萬電子眼「電子圍牆」監控學生

廣東高校安裝10萬電子眼
「電子圍牆」監控學生

廣東省首次規範高校安全防範工程技術,將所有高校進行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其中高校辦公室、教學樓及宿舍主要出入口,均被列為二級風險場所。按規定全省近300個高校校區必須安裝近10萬個電子眼,恍如架起高校「電子圍牆」。雖然當局聲稱此舉是為了校園治安,但網民質疑「加強對高校的監控」。

廣東省公安廳與教育廳頒佈的《廣東高等院校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地方標準》(以下簡稱《規範》)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按《規範》要求,全省高校將架起10萬電子眼監控網以保校園安全。這些電子眼遍佈100所高校近300個校區。現時廣州大學城10所高校已安裝逾3,000個電子眼。

當局強調為防校園竊案

根據《規範》的安全風險分級,存放危險物品、涉及國家秘密的重點實驗室、檔案室等被列作一級風險場所。進出者要逐一辨認,電子眼拍的錄影帶要保存30至40天。校園辦公室、教學樓、科研樓的主要出入口、師生公寓、宿舍的主要出入口;辦公區、教學區主要交通道口、校區道路及廣場、汽車專用停放場所;提供水電、室內溫度調節和室內空氣淨化的建築等,均列為二級風險場所,要求電子眼覆蓋目標50%以上,錄影帶保存時間應不少於20天。在無人當值的場所應裝設防入侵警報系統。此外,禮堂和食堂亦被列為三級風險場所。
過往廣東部份校園監控不足,導致校園竊案常發生。當局強調加裝電子眼主要為了防盜,但網民質疑在高校架電子圍牆的做法,「現在的學生都成甚麼了」。
廣州大洋網

當局宣稱,在高校加裝電子眼是出於防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