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拆風濕:「風濕」謬誤

解拆風濕:「風濕」謬誤

一提起「風濕」,年輕讀者一定認為「唔關我事」、「只是長者的老毛病」、「翻風落雨才會發作」等。事實上,風濕病患者的年齡,由兩、三歲至七、八十歲不等,且一年四季也會發作,絕不能輕視。現在,我們便拆解有關「風濕病」的三大誤解。
第一,風濕病常被誤以為老人病,其實不然,舉例說,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於長者的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高峯期,則在40至60歲;較年輕患者會受紅斑狼瘡症或強直性脊椎炎的突襲;幼兒也可能患上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第二,常有人以為「濕水」、「受潮」是主要病因,但這不過是以往醫學並未發達,對風濕病認知有限所產生的錯誤理解。現時,已知的風濕病超過100種,病因各異,如退化性關節炎是由勞損、肥胖、創傷等引起;痛風則與尿酸和新陳代謝有關;骨質疏鬆的主因則是鈣質攝取及運動不足。此外,遺傳與個別風濕病或多或少也有連繫。
第三,必須澄清的是「風濕病無得醫」的錯誤觀念。隨着醫學進步,我們對病因及病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現時已可從多方入手,治療不同的風濕病。近年,藥物和手術屢屢出現突破,不過這只是其中一環。要達致整全治療,運動、復康及病人教育和輔導是不可忽略,患者本身的積極參與更是成功關鍵。
隔周三刊出
撰文:香港風濕病基金會 李家榮醫生
網址: http://www.hkarf.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