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證監會昨晚發佈公告,正式批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進行股指期貨交易。其中,雙向買賣機制的實現,標誌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進入新的時代。 記者:應毓華
中證監委託中金所統籌安排上市前的各項準備,特別提及要「注意防範和妥善化解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確保股指期貨的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但是,相關業務的展開對A股和H股的影響,滙豐旗下Halbis投資管理亞太區行政總裁葉柏謙表示,儘管對A股市場交投量有刺激作用,至於H股,預期影響不大。渣打銀行東南亞區經濟學家指,內地股指期貨的推出將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對收窄AH股差價亦有幫助。
投資者須經培訓考核
證監會相關人士透露,按照即將出台的《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此項交易的入場費將達50萬元人民幣。而在開戶之前,投資者還須經過專業培訓及考核。從業經驗、財務狀況、誠信狀況,甚至投資者年齡都被列入考察範圍。
這不是內地在股指期貨上的首次實驗。早在93年3月,海南證券報價交易中心就已經有過以深圳綜合指數、深圳A股指數為標的股指期貨,但一年後因投機色彩濃重而夭折。16年後,相關部門千方百計的消減風險,以防在同一處再摔倒。
可對冲降系統性風險
內地分析師一致認為,一直以來,由於缺少沽空機制,內地中小投資者只能「在買漲才能賺錢」的前提下操作。盲目的「追漲殺跌」成為散戶的投資方式,造成了國內股票市場投機現象嚴重,A股估值偏高的局面。
股指期貨出台保證了股市在非理性上漲時,投資者能通過期指沽空來平衡股價;在非理性下跌時又能通過做多給予市場必要支撐。中金所研究部負責人張曉剛說,從市場行情來判斷,當前市場上好淡雙方比例均衡,市場不易出現大上大落。
創業板的推出,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到來,及國際板的即將登陸,內地金融市場近期可謂是動作頻頻。市場上有人擔憂內地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將威脅香港國際金融地位,。大福證券研究部主管麥德光則不認同,香港目前仍舊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最大平台,這地位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改變。
內地股民對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看法
1.若股指期貨開戶門檻為50萬元人民幣,會參加嗎﹖
不會:72.1%(6274票)
會:19.9%(1728票)
不關注:8%(697)
2.會參加融資融券嗎﹖
不會:58.4%(5079)
會:32.2%(2800)
不關注:9.4%(820)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