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胃納,踏入新的一年又重新高漲起來,那管美國失業率仍然處於雙位數字。數家大行原先預期非農職位12月由跌轉升,結果是11月份的數字果真由跌轉升,而非12月的數字,顯示美國復蘇的路途又見遙遠,亦即代表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又要推遲。
有見企業上季盈利報告高峯期將至,而市場普遍預期上季美國經濟增長可達5%(08年同期基數疲弱),加上多類企業於12月假期期間的營業額及銷售情況理想,結果華爾街一眾股指在現貨市場開盤後一小時,便陸續收復盤前場外交易之失地;臨收盤前半小時,又見基金例牌掃貨而高收。
美滙短線走勢弱
美國聯儲局加息機會降低,美元隨即受壓,美滙指數由78之上,輾轉下滑至77.35低位,而紐約收盤價結果仍低於77.50,短線走勢看來頗為疲弱。
周日,中國公佈上月貿易數字,當中入口數字破紀錄急增56%;09年出口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消息令昨日美元急挫,商品價格跳升,亞洲多處股市高走。而國務院原則上同意融資融券及滬深300股指期貨消息,更進一步刺激兩岸三地股市高開。
美滙指數初步支持,還看11月頂部76.817水平,若紐約連續兩日低於此水平收盤,美元好倉需離場之壓力將增大。
宏觀一點分析,增長勢頭強勁的澳紐、新興地區及金磚四國,已逐步採取收緊貨幣政策,以防止資產泡沫風險,其貨幣及股市上漲開始有放緩迹象。相反,歐美距真正復蘇尚有一段頗長路途,但近期兩地的高風險資產價格,卻因為退市步伐應會延遲,而作較大幅攀升。
本港經濟受內地的影響越來越大,受歐美的影響則日見減少,故港股表現介乎兩者之間亦屬合理。但本季在融資融券即將推出的大前提下,A、H股差距收窄趨勢,是否對港股有利?美電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高企於7.7530之上,或可作為資金進出的有效指標。
日圓或先跌再彈
轉個話題,談談日本市場。日圓是去年唯一兌美元錄得下跌的主要貨幣,上月從86.3急瀉至93.0,單月挫7.7%,乃自去年2月挫8%後,第二高的單月跌幅。但投資者又有否留意到,日股上月急飆近13%,乃95年中以來之最大單月升幅。
日本的基本因素確實依然百孔千瘡,而日股也「衰」足20年,但正如中國有兩句說話:「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套用在日股身上也並無不可。不過,日圓有可能如去年2月期間般──先再跌,待3月份年結時才反彈。
最後,澳元能否突破94美仙,還看中國矣!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