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套餐項目之一 常現假陽性驗血測癌易惹恐慌

體檢套餐項目之一 常現假陽性
驗血測癌易惹恐慌

【本報訊】近年市面不少體檢套餐包括癌症檢測,但有腫瘤科醫生指,曾有中年家庭主婦的體檢報告顯示,一項常用作檢測多種癌症的指標過高,因懷疑患癌被嚇至半死,其後接受多項癌症檢測,最終發現是「假陽性」。
記者:鍾麗霞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周倩明指,現時多種血清腫瘤指標(SerumTumorMarkers)應用於癌症普查、幫助診斷、監測腫瘤復發及確認治療反應等,近年不少體檢套餐也加入相關測試,接受血清腫瘤指標作為普查癌症的市民增加,但很多人未必察覺當中可能出現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問題。

毛囊發炎影響CEA指數

她舉例較常用的CEA(癌胚抗原)測試,患上大腸癌、胃癌、乳癌、胰臟癌及肺癌等患者,CEA或會增加;但另一方面,一些良性問題,例如吸煙及身體發炎,同樣會令CEA數值升高;另一項年長男士常用於普查前列腺癌的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測試,患上前列腺癌PSA固然會上升,但前列腺發炎或肥大也會導致PSA升高。
曾有一名50歲家庭主婦,體檢套餐的驗血報告指她的CEA高達6.3(正常不吸煙者應為5或以下),有可能患癌,她大驚並即接受進一步檢查,包括重新驗血、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大腸內視鏡及正電子掃描等,檢查費用高達數萬元,等待檢查結果的幾天更寢食不安,最終卻發現只是大腿內側毛囊發炎,接受治療後CEA指數已跌至2.3;也曾有患者因檢測出現假陰性,未能及時發現腸癌復發及擴散。
周倩明建議市民接受癌症普查要針對自己的高危因素,例如有否吸煙、家族的癌症病史、性別、職業及年齡等,選擇合適的測試,不要盲目接受體檢套餐附設的檢查項目,當檢測結果較正常略高,也可先做覆檢,才決定是否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另外,芬蘭的最新研究數據亦顯示,PSA的假陽性比率甚高,在四年一次的前列腺癌普檢中,每八名男士中就有一人因假陽性結果而接受不必要的癌症入侵性檢查。此項研究有歐洲七國逾182,000名男士參加,今次是先公佈芬蘭的研究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