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球主題,雖然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未達一致意見,但不斷上升的氣溫正迫使各國加快減排步伐。中國頻頻敦促節能減排,發改委昨日公佈《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二批)》,總投入金額達到3742.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新能源汽車高佔八成(約3001億元),「十二.五」計劃前奏正式響起。
記者:尹燕麗
這次公佈的目錄涉及交通、有色金屬、化工、煤炭、電力、鋼鐵、石油石化、建材、機械、紡織、建築等11個行業,共計35項高效節能技術。至2015年,預計總投入3742.8億元,共節能4117萬煤當量(tce)。其中,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投入額各為1500億元,佔總額80%,加上另外兩個大項目,有色金屬行業電解鋁企業的節能技術為250億元,以及化工行業煤制合成氣的節能技術為160億元,四個項目的投入額已佔據總額91%。
新能源勢成新戰略產業
中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至45%,對於GDP增速高達10%的中國來說,這個比例「任重而道遠」,必須採取各種政策來實現。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表示,節能環保是「十二.五」計劃的重頭戲。而無論從國務院、發改委,還是人行的政策表述中,新能源無疑已經成為未來的戰略產業。
早在去年年初,國務院已通過汽車行業振興規劃,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
混合車5年後產量300萬
2010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產量將超4.5萬輛,而發改委預計,2015年可推廣至300萬輛,按單台平均增加投資5萬元計,總投資額高達1500億元。混合動力汽車可回收再生制動能量,最高節省燃油35%以上,目前用戶有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和一汽汽車等。
純電動汽車通過從電網補充能量替代汽油、柴油,內地累計已有500餘輛純電動轎車和公交車在運行,至2015年,可推廣至150萬輛,按單台平均增加投資10萬元計,總投資額高達1500億元。
目前用戶有國家電網累計30多個城市電力局,以及北京、杭州、上海公交公司。
中央投入額名列第三位的鋁電解槽新型陰極結構及焙燒啟動與控制技術,至2015年可推廣至50%以上鋁廠,已應用客戶有中國鋁業(2600)闌州分公司、重慶天泰鋁業、浙江華東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