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高鐵.反思制度 - 熊百祥

反高鐵.反思制度 - 熊百祥

一月八日連續開了六個多小時的立法會財委會會議討論高鐵撥款,不論泛民是否打拉布戰,卻揭露了高鐵有很多問題仍未決定,政府官員支支吾吾,只懂遊花園。

不反興建 只反方案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被問及在施工的六年期間,如何改善西九龍本來已經非常擠塞的交通,竟回答到時車輛可使用現時沒有人使用的道路。議員追問西九哪些道路現時是沒有人用時,官員就答不出。另外,被問到是否一地兩檢時,議員得到的答覆竟是:仍未研究好。除此之外還有環境評估、地質問題、客流、班次等等問題,政府都未能回答。高鐵撥款中未解決的問題多到議員連續問六小時都未問完,這是一份未做完的功課,試問怎可以馬馬虎虎就交功課?更何況這是六百六十九億的巨額撥款,當局更應審慎。
有泛民主派議員稱要在會議中拉布,拖延表決;但亦有其他泛民議員否認。其實令會議出現拉布的應該是政府官員。如果當局對於高鐵方案能提供全面的評估數據及資料,迅速解答議員的提問,基於議事規則規定議員不可問重複問題,會議便不會出現拉布。可惜的是政府官員未做好功課,就把那粗略方案提上立法會申請撥款,對於議員的提問,或答非所問或沒有資料或不能公開或支吾以對,這樣的會議怎會不拉布呢?
不少市民誤會反高鐵人士是窒礙香港的發展,阻住地球轉。要澄清的是,我們反的不是興建高鐵,而是「這樣」興建高鐵。大家都明白高鐵最終是要興建的,但如何採納民意,做出更佳的方案是我們希望政府當局正視的。有人說高鐵規劃多年,為何不發表意見,到現在才來反對?昨日議員問及政府對受影響居民進行了哪些諮詢及諮詢次數等,政府都說沒有資料。政府怎會對自己的工作無統計資料?可能政府進行的諮詢次數少得怕說出來被笑呢!不少受影響地區的居民表示自己幾個月前才知道區內會興建高鐵項目,試問怎能在幾年前表達意見?
既然這個方案是「未做完的功課」,亦缺乏民意基礎,政府應先撤回現時方案再進行諮詢及研究更佳的方案。理論上立法會的功能就是監察政府,如果政府無意撤回不受民意支持的方案,立法會理應否決,使政府修改方案後再提立法會審批。

沒有民主 哪有民生

雖然現時立法會三十個直選議員中十九個反對方案,本來是佔多數,但立法會又有另外三十個功能組別議員,大部份為政府護航、缺乏民意授權的基礎及選民的監察。功能組別這個不公平的制度導致現在出現由少數人選出來的議員壟斷議會的情況,他們只向政府、財閥負責,其投票意向與民生及民意違背。我敢問:沒有民主,哪有民生?

熊百祥
青少年力量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