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加快建設工程,十大基建工程項目部份亦已開展,建築股企業紛紛就行業前景發表樂觀預測,有分析師推介建築龍頭股中國建築(3311)。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近期表示,未來幾年,各項大型基建工程將進入建築高峯期,基本工程平均每年開支將達500億元,比08至09年度開展的198億元工程合約增長一倍半。
利基保華俊和競投工程
利基(240)近日亦表示,已入標競投總值40億元的港鐵(066)工程,以及總值30億元的吐露港高速公路項目。集團主席單偉彪表示,受惠於基建工程起動,預期本港整體建築行業市場年均增長達40至50%,集團將積極參與競投各項工程,希望下年度開始,集團每年收入達20億元;而本地建築業務佔集團整體收入約80%。
保華建業(577)中期報告亦指,隨着大型基建項目陸續上馬,現時香港建築業正迎接大量商機;集團正積極爭取每個機會,而有關進度亦令人鼓舞;集團對全年業績表現保持樂觀。俊和(711)中期報告亦認為建築市場將於今年復蘇,集團已入標競投多項工程,並對今年前景甚樂觀。此外,本港樓市可望持續復蘇,料帶來更多私人發展商的建築項目。
中國建築港佔有率15%
眾多建築股中,大福證券研究部主管麥德光認為,中國建築受惠較顯著,因它是上市公司當中,規模及能力最強的建築股;中國建築現時市賬率只約2倍,不算昂貴。有利(406)亦是較專注的老牌建築股,股價更較資產值折讓達60%,可以留意。
另有分析師指出,現時建築股股價未有反映十大基建項目上馬後的利好因素,有關企業今年來自建築業務收入應較09年為多。當中龍頭公司中國建築,在本港的建築市場佔有率約10至15%,因此在本港建築市場起動之時,未來數年這方面的收入可望每年增長約15%。
原料價飆
越遲動工成本越高
本港十大基建工程部份開始起動,建築業界一片看好,然而有經濟師對於今年政府基建投資,能對本港經濟貢獻多少,不敢寄予厚望。
對經濟貢獻難寄厚望
大和總研高級經濟師賴志文稱,政府早於07年施政報告已宣佈十大基建項目,但至今只聞樓梯響,西九、高鐵及啟德郵輪碼頭這些較大型基建項目,仍未確定能否去馬,因此,對於今年基建投資能拉動本港經濟增長的貢獻,亦不能寄予厚望。
據政府預測,十大基建起動後,可為本港連續5年累計提高本地生產總值12%,相當於每年可以帶來約2%額外經濟增長,並創造25萬個就業職位。他又指出,基建項目遲遲未能落實,已錯過了09年初原材料價格低企的最好時機,隨着美元貶值趨勢,他指越遲動工,成本漲價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