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立法會門外聚集了一批「八十後」的青少年,反對香港興建高鐵,同時台灣、公營銀行及台灣高鐵亦簽了一個高達380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銀行聯貸,協助台灣高鐵償還債務及持續經營。這令筆者放下心頭大石,因為意味手頭上一批曾經岌岌可危的台灣高鐵可換股債應會如期償還。
就像香港,台灣高鐵在寶島也掀起極大爭議。該項目全程335公里,貫通台北至高雄只需1小時半。不過,興建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如收地前地皮被多番炒起轉讓、由原來歐洲轉為日本「新幹線」技術而觸發的賠償及推倒重來、建築工程涉嫌利益輸送。最後,工程延遲至99年才啟動,正式通車則遲至07年2月。
政府出手免賴債
通車才不過兩年,09年夏天已傳出台灣高鐵幾乎破產。錯誤估計載客量、折舊率過高,加上過度負債的利息支出,令原始股東投入的1000億元只剩下三分一。其後,台灣政府出手,迫使原始股東退出公司管理,改由馬英九前副手出任董事長。另外,政府亦協助台灣高鐵向8間公營銀行申請新的貸款,以償還短期債務。
當筆者買入台灣高鐵的可換股債券時,價格折讓差不多達6折,因為市場認為公司破產風險大。但筆者堅信債券最終會如期償還,首先,台灣高鐵儘管錄得巨額虧損(300億元一年),但主要損失來自折舊率,其實公司現金流充裕,足夠應付每年的利息支出;其次,高鐵已成為台灣經濟命脈不可缺的一環,如果倒閉,肯定對台灣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最後,可換股債總值約100億元,比公司欠下台灣各銀行共3000多億元只是九牛一毛,難以想像銀團會願意看到公司為了100億元倒閉,令它們需作出3000多億元的呆壞賬撥備。
從純投資角度看,筆者會特別留意香港高鐵項目會以怎樣的財政架構來進行,不知道未來對港鐵公司(066)有甚麼影響?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