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我愛紐約」 - 盧峯

說不出「我愛紐約」 - 盧峯

也許是因為Paris,Jet'aime空前的成功,一眾電影人拿另一個名城─紐約再玩一次,拍成了《我愛紐約》(NewYorkIloveYou)。據說,一些電影人還打算拍我愛上海、我愛倫敦……,讓大家抒發對各大名城的喜怒哀樂。
從市場角度來看,一條「大橋」收得當然要再斬幾両。只是能讓不同地區的人都有感覺特別是浪漫感覺的城市其實不多,能讓他們說「愛你」、Jet'aime的城市更少,巴黎當然無問題,紐約已開始有點勉強,上海更是只剩暴發沙塵味道,跟浪漫沾不上邊。
說Ilove紐約有點牽強倒不是覺得紐約不夠活力,不夠多元化;也不是說中央公園、布魯克林橋的故事不精采。可巴黎真是珠玉在前,「家底豐厚」啊!還記得Paris,Jet'aime電影有一段小故事發生在巴黎墓園王爾德(OscarWilde)的墓地附近。文秀的女士在縱橫交錯的墓地走來走去,只為找到王爾德這位大作家的墓,獻上她的吻,身為金融精英的未婚夫滿臉不耐煩,嚷着要離開;又揶揄未婚妻親吻墓碑既幼稚又不合衞生。兩人大吵一頓幾乎連婚事也告吹,還好未婚夫及時「醒一醒」,才把女友追回。
這樣的故事放在其他城市只怕被人指為肉麻無聊,又或被批為不可能的白日夢。只有在巴黎,只有在文人、哲人、學人留下大量蹤跡的巴黎,大家才不會覺得突兀,才會覺得理所當然。畢竟在王爾德墓前,怎麼樣的戲劇都是可能的。
因為看了這樣一個故事,年前到巴黎時特意大清早到王爾德的墓走一趟,見識見識那成百上千的唇印。可都是真正的女人唇印,真的名不虛傳!
紐約無疑活力十足,車水馬龍,各色人等比巴黎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卻找不到王爾德這樣的風流人物,找不到王爾德墓這樣充滿浪漫氛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