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價42億 購入擁42億現金資產和黃零成本私有和電

作價42億 購入擁42億現金資產
和黃零成本私有和電

【本報訊】和黃(013)落實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和電國際(2332),包括購股權在內,整項交易料涉資42.27億元。雖然收購價每股2.2元,較和電停牌前作價溢價33.33%,亦較其截至去年6月底止每股資產淨值1.81元溢價21%,不過數字未計及和電去年底完成出售以色列Partner股權後,截至去年底止現金結餘達42億元的資產。若計及和電現有資產,和黃這趟私有化其實是近乎零成本。 記者:何凱兒

和電昨日復牌,升28.48%,收報2.12元;和黃報56.36元,無升跌。

每股2.2元拒絕提價

和黃表明不會提價,若私有化失敗,和電手頭現金將投資於現有項目,可見將來無意派息,不過,大摩仍估計公司有8成機會提價。花旗則認為和黃作價合理,惟亦指出和電小股東現佔公司股本約33%,其中3名小股東持股量各達3.3%,要阻止私有化計劃並不困難。和黃及其一致行動人士持有和電國際約67.066%股權。
其餘券商普遍認為作價合理,中銀國際呼籲小股東接納,因和電餘下的業務仍在虧損中;瑞信則稱「我們會接受」,並隨即將目標價由1.27元調高至2.2元。野村認為和黃不會有其他重組計劃,相信私有化是獨立事件。

4國業務全錄負現金流

和黃解釋,先後出售印度Essar、以色列Partner權益,及分拆香港澳門業務後,和電只餘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及越南的業務,但均未能在當地打入三甲位置兼全部錄得負現金流,未來繼續需要大量資本擴展業務,不會有現金盈餘派息,故儘管和黃對和電長遠增長具信心,但認為在短至中期內或有潛在不明朗財務表現,令股價波動,不適合繼續上市。
和電04年上市至今,對大小股東而言可謂是一隻「金蛋」,07年出售Essar後派特別息每股6.75元,08年又豪派7元特別股息,去年則以股份分派形式將和電香港(215)分拆上市,若股東由上市持有至今,如和電所言,已享受到178%的總回報,截至去年底止,年回報率約22%。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及穆迪均指,和黃的信貸評級不受私有化和電影響。標普指,私有化符合和黃重組資產組合的策略,無損集團銳意減債的策略,交易完成後和黃全資擁有和電,令其可更有彈性管理餘下流動電訊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