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瑞琼報道】兒童焦慮症中以選擇性緘默症較為特別,患者只肯與少數人說話,即使是面對認識的老師同學也不瞅不睬,或會被指為「冇禮貌」,長大後更可演變成社交焦慮症。特別病症也有特別治療方法,臨床心理學家指,患者只需戴上會傳聲的機械人頭盔,逐漸學習與別人說話,便可克服當中的焦慮,打開溝通之門。
臨床心理學家施敏珊指,選擇性緘默症是社交恐懼的一種,發病率約為0.2%,患者年齡以8至12歲較多,主要症狀是選擇地與人對話,「喺學校唔出聲,淨係同一個老師一個同學講嘢。」患者說話能力並無問題,只是覺得有威脅而不肯說話。
或變社交焦慮症
施敏珊指,患者初時會被誤以為是害羞,但慢慢就會被視為沒禮貌,由於患者多在求學階段,拒絕與他人說話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部份患者的症狀會自行消失或減少,但也有患者在12歲後仍沒改善,甚至會演變成社交焦慮症。她指,由於患者不肯與陌生人說話,治療存在困難,故要借助道具進行治療。
用於治療選擇性緘默症的道具其實是一個機械人頭盔。施敏珊指出,讓患者戴上頭盔然後獨自留在房間,治療師則在另一間房,透過儀器與患者說話,患者只會聽到頭盔發出的聲音,其後再嘗試自己說話,慢慢習慣與人交談,再循序漸進地除下頭盔與人說話。她說:「小朋友覺得得意都會願意戴個頭盔,等佢知道原來同人講嘢係唔會受傷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