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橫蠻的共產黨和奴才般的特區政府,元旦遊行的目的地改為中聯辦。保皇黨為此大為緊張,其中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指中央因此事大為震驚,但六小時後鄭否認曾用震驚二字,令全港市民震驚於行政會議成員的智商和記憶力。
要求合理何須卑躬屈膝
另一保皇黨成員吳康民一月四日於《明報》發表一篇題為〈元旦遊行會帶來轉機?〉的文章,質疑元旦遊行的成效。吳康民指共產黨從來是吃軟不吃硬,又舉當年中蘇交惡和中英就香港談判為例,說明共產黨的不吃硬。
首先吃軟不吃硬並不是一種值得誇耀的性格,因為這是表示被描述的人沒有原則,只要對方說一些恭維的話,就會放棄原則。恕我直言,作為保皇黨,是不應該這樣形容主子的。吳先生舉中英談判為例子,是否想說若果當年英國肯向中國磕頭,中國是不會收回香港的?那共產黨放棄外蒙古、江東六十四屯、藏南,一定是俄國和印度對共產黨說了很多受用的話了。
吳先生以外國對中國領土的要求為例子解釋元旦遊行的枉費心機,是否認為人民對執政者的要求是和外國侵略一樣呢?這一點我是絕不能同意的,普選是明載於基本法的,和外國的不合理領土要求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對執政者作出合理要求,為甚麼還要卑躬屈膝呢?
而且抗爭真的沒有用嗎?你只要看一看香港為甚麼還是共產黨治下最自由民主的地方,你就應該知道抗爭是有用的,因為這些自由民主並不是保皇黨向共產黨說好話得來的,而是香港人挺身而出爭取回來的。你看看澳門人對共產黨好話說盡,但他們在立法會中還是有委任議席,共產黨何曾因為他們的恭順而給他們民主?
沒有轉機是因為不夠硬
最後回答吳康民的問題,元旦遊行究竟有沒有帶來轉機呢?我認為是沒有,因為我們還未夠硬。我們曾經硬到把董建華拉下台,曾經硬到把二十三條立法打回冷宮,但現在我們不夠硬,因為只有三萬人參與,但可以說,這三萬人已經盡了他們的公民責任,爭取不到民主的責任應該落在沒有去遊行的人,你就是其中不負責任的一個嗎?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