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病人促增援助

肌萎病人促增援助

【本報訊】生命短促的肌肉萎縮症病人每月只得2,000餘元的傷殘津貼,遠遠不足實際醫療及生活開支需要,他們6年前已向政府要求提高援助,可惜,數十名病友,包括前任香港肌健協會正副主席都已經在過去一年先後病逝,該會代表昨日約見政府康復專員蕭偉強,促請政府盡快增加援助。

醫療開支沉重

香港肌健協會主席劉偉明估計,本港目前約有一萬名病友,當中不少與家人同住,得到家人不怕辛勞照顧,但只獲政府審批傷殘津貼,每月2,000餘元,不能以個人身份申領綜援。他們要購買特別的輪椅和呼吸機,醫療及生活開支沉重,家人為照顧病人又不能工作。他指出,嚴重肢體傷殘病友在家居住,每月最少要12,000元開支,希望政府可提供4,000元綜援,3,300元公屋租金及5,000元特別護理費津貼。
協助他們約見康復專員的立法會議員黃成智,建議政府應讓與家人同住的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可以個人身份申請綜援,並為傷殘定義及殘病程度重新定位,給需要家人照顧的病友提供特別傷殘津貼。社署家庭服務部應跟進留家護理的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個案,提供適當支援。
患上嚴重肌肉萎縮症的賴凱詠,剛於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但欠下政府大學生貸款十多萬元,他早前申請社署保障助理職位卻沒有音訊。他昨日坐輪椅由賴媽媽陪同與康復專員會見。賴媽媽說,一家四口住公屋,凱詠的弟弟同樣出現肌肉萎縮症,她要照顧兩兒,全家得靠有肝病的丈夫在酒樓做侍應約一萬元月薪苦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