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可能透過嚴控內地房地產商融資,來遏抑樓價急促上漲。《上海證券報》昨引述消息人士稱,國土資源部正與中證監及銀監會聯手,形成遏抑樓價急升的機制,內房企業融資可能須經過國土部。
記者:高淑嫻
市場人士相信,在新措施下,內房企業以後在A股上市或增發的難度會明顯增加,惟有來港上市集資,而已經申請多年希望回歸A股的內房股更難回歸。
有意回歸A股的上海復地(2337)及首創置業(2868)昨便分別下跌2.02%及2.46%,收報2.42元及3.17元。
首創復地恐難回歸A股
接近首創的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原先估計今年有機會獲中證監批准回歸A股,但按目前情況,機會較微,情況變得相當不明朗。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指出,國土部正配合中證監,對部份申請上市及融資的內房企業進行清查,當中涉及25個涉嫌違規用地的項目,核查內容包括項目涉及土地的農用地核用和徵收、土地使用權取得、土地出讓合同履行、國有土地使用證取得、動工、開發及轉讓情況等。
中證監其實早於去年9月便開始與國土部聯手,審核內房企業融資,今次清查25個涉嫌違規項目,遍佈京、津、滬、遼寧、山西及吉林等15個省市,按要求,核查結果應於去年底前有書面報告。
資金充裕 房企受影響微
不過,內地基金業人士認為,大部份內房企業去年售樓銷情理想,手頭現金充裕,即使中證監限制融資,都不會立即出現財政困難,不似07年底至08年間,因資金周轉問題而需要劈價賣樓,故今次只可能導致增長幅度放緩。
另外,三家內房企業昨齊齊公佈去年全年銷情,表現亮麗。藍籌股中國海外(688)全年實現售樓銷售金額477.91億元,較08年大幅提升79.6%;涉及樓面476.76萬平方米,增76%;以金額計,環渤海、珠三角及長三角地區的樓盤均有超過百億元的銷售。中海本月初在成都新購一幅土地,令土地儲備的權益樓面增至1114萬平方米。
龍頭內房企業萬科去年實現銷售金額達634.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08年增32.5%,涉及樓面663.6萬平方米,增加19.1%。保利香港(119)去年合約銷售金額80億元,增45%,遠超目標55億元;涉及樓面120萬平方米,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