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的士及小巴到中石化加氣站入氣後頻頻死火事件,機電工程署的專責小組昨日召開首次會議後指出,死火的士的蒸發器殘餘物質過多兼嚴重發黑,顯示車輛長時間缺乏維修,暗示是車主責任。職業司機組織認為石油汽車輛使用超過10年,「冇理由突然會有咁多事發生」,批評政府怕得罪國企而處處加以維護。
蒸發器嚴重發黑
機電工程署成立的專責小組昨日召開首次會議,議決成立三個小組調查石油氣供應鏈、加氣站的操作、汽車的設計、運作及保養維修等環節。小組在記者會展示一個由司機提供的發黑蒸發器。小組成員兼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出,若石油氣車輛的蒸發器出現殘餘物質,便會阻礙引擎旋轉,相信是導致車輛死火的原因之一,建議司機應勤加檢查及清洗。
機電工程署總機電工程師何漢英其後表示,業界提供聲稱使用了數個月的蒸發器所產生的殘餘物質過多且嚴重發黑,加上無任何維修紀錄證明,「政府車行咗五、六年都冇咁勁,只係會黃咗少少,當然大家行駛里數唔同,所以要做測試,因為如果啲氣有事,我哋(政府)啲車都會死晒。」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坦言,小巴及的士石油氣車輛已分別使用了7年及11年,「係呢幾個月先有事,冇理由突然會有咁多事發生,唔通我哋以前冇生意,近幾個月好多生意所以行多咗?」他批評政府只懂維護國有企業。
中石化清理氣缸
該署副署長陳帆表示,下周一開始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石油氣車輛自願測試,每周在七個石油氣供應商抽驗兩個加氣站,每個氣站安排兩輛石油氣車進行測試,包括入氣及到車行檢查,以搜集數據協助業界日後維修。
中石化的工程師及機電署人員昨日到被指「災情」最嚴重的馬鞍山恆耀街專用氣站清理氣缸,之後重新注入新氣。工程需時數日,氣站將關閉至另行通知。機電署會在中石化注入新石油氣前採樣,經核准後,氣站才可以為車輛注入石油氣,日後如有任何爭拗,都會以採樣樣本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