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站每周抽檢的士、小巴業:早應該做啦

加氣站每周抽檢
的士、小巴業:早應該做啦

【本報訊】的士及小巴入氣後爆出集體死火事件近一周,被批評反應遲鈍的機電工程署昨日與五間石油氣供應商,訂出抽檢及清洗油缸新措施。由本周起,署方每周一次隨機抽取全港59個加氣站的氣槍內樣本檢查,又提出統一做法,供應商的運氣槽車及加氣站內油缸,需每年清洗一次。負責找出事件原因的專家小組今日召開首次會議。業界批評抽檢措施來得太遲,直指機電署失職監管不力。
記者:張文傑、麥志榮

機電署昨晨與中石化、易高、蜆殼、埃克森美孚及雪佛龍共五間石油氣供應商開會,訂定一系列監管措施。署方本周會先抽取較多司機投訴的中石化大埔加氣站及青衣油庫樣本,進行質素檢查,之後每周從全港59個不同供應商的加氣站中,隨機抽取氣槍內樣本檢查。署理機電署署長陳帆表示,有關措施會長時間執行,樣本檢查需時一至兩星期,如發現違反現行機制,例如殘餘物超出法例規定,便會根據相關條例懲處。

機電署被指摘失職

以往署方沒有規定石油氣供應商檢查油缸的次數,昨日起統一有關標準,各供應商的運氣槽車及加氣站內油缸需每年清洗一次;油庫則十年作一次安全檢驗,之後每五年覆檢一次。
「早應該做呢樣嘢啦!」的士小巴權益關注組大聯盟主席黎銘洪批評,去年11月已向機電署提出要突擊檢查加氣站,指摘署方一直無監管石油氣供應商清洗油缸的工作,明顯屬失職。
機電署調查的士小巴加氣後死火的專責小組,今日召開首次正式會議,有初步結果會盡快公佈。截至昨日下午4時,機電署的熱線共收到62宗石油氣車死火報告。一直被指在此事期間「失蹤」的署長陳鴻祥,將於今日結束九天休假復工。
陳帆表示,政府現時有220輛石油氣車,包括216部小巴及4部私家車,全部都在中石化加氣,一直未有類似的死火紀錄。他承認政府車的使用頻率遠低於職業車輛,「死火可能同操作時間長有關」,石油氣車每行走1,000公里便要清洗催化器,按的士或小巴的使用率計,大約每隔40天便要清潔一次。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汽車工程系署理系主任梁天佑指政府車沒有出事,不能證明中石化的石油氣無問題,因車輛的車齡、維修保養情況、耗油量及引擎怠速轉數等,均會影響車輛是否容易死火。

中石化今清洗油缸

黎銘洪承認,部份的士及小巴司機一年才清洗一次催化器,但他認為「以前一直咁做,點會家先有事。」他指很多司機生計因此事大受影響,部份司機寧花數千元購買多一個催化器,「一死火就換個乾淨嘅」,爭取時間做生意,減輕損失。
中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市場部發言人表示,今日會委託獨立機構先清洗馬鞍山及茶果嶺麗港城加氣站的油缸,之後其他氣站也將陸續進行清洗。

機電署就「死火」事件推出的新措施

1.本周起每周隨機抽取全港59個加氣站的氣槍樣本檢查
2.統一五間石油氣供應公司定期清理油缸準則,運氣槽車及加氣站的油缸需每年清洗一次
3.機電署調查的士、小巴加氣後死火的專責小組,今日首次召開正式會議,冀盡快找出原因並公佈調查結果

資料來源:機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