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建築雙年展,上一屆香港展區在中環中央警署總部,辦得有聲有色,小勝深圳一回合,今屆輪到深圳發威,大勝香港的西九爛地。
某周末,帶一些台灣朋友到西九展區,觀賞之後只可用失望來形容。場地偏僻也不打緊,但指示不清晰,展品混亂,主題也不明確,雖是周末,遊人也極為冷清。反之深圳區節目多多,資料與主題也有深度。在建築以外,也衍生其他元素,例如城市與文學,城市與電影,都給人眼界大開之感。
深圳的主辦單位也是每屆另找策展人,但因市政府支持,資源與經驗得以累積。香港的情況,上一屆的主辦團體與這一屆是兩批人,中間沒有甚麼銜接,而香港政府的角色,只是提供場地與次要支援,從前的經驗沒法傳承,十分可惜。
這類雙年展的活動,辦得好是定期盛事,可以為城市爭光。盛事造城,也是這樣的意思。深圳的雙年展活動,部分座談在市中心的人民廣場舉行,民眾參與容易,久而久之,也多少懂得建築文化與城市的關係。
某銀行著名顧問,直言港府浪費時間,恐怕將來香港會「淪」為中國二、三線城市。這是一針見血的提醒,這樣的未來可能比想像中要快來臨。
在他城看見人家的長進,心裏不是不着急的。這種競爭心態,良性的倒好玩,可以催生更多創意。2010年,香港是時候好好整合文化政策,搞好美學教育,從後追上了。還來得及,來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