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凸凸有得醫可用藥物及手術矯正 免患上角膜炎

眼凸凸有得醫
可用藥物及手術矯正 免患上角膜炎

【本報訊】眼凸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甲亢)的明顯症狀,患者即使接受甲亢治療,也無助改善眼凸情況,不但影響外觀,更會增加患上角膜炎的風險,但不少患者誤以為「冇得醫」,無奈接受自己一對又大又兇惡的眼睛,而未有求診。香港大學眼科專家指,眼凸並非不治之症,可透過藥物及手術矯正,更提醒患者應及早醫治,可避免視力受損。 記者:梁瑞琼

今年40多歲的劉太,有甲亢家族病史,她03年也確診患病,需服食藥物控制,一年後眼睛開始凸出,初時以為是睡眠不足,但情況持續惡化,更出現重影,「我對眼本身都大,再凸埋就好似好兇惡,所以唔敢正眼望人。」她表示曾向醫生查詢,但因未獲積極回應,故以為無藥可醫,無奈接受自己的外觀,後來再求診,接受藥物及放射治療後,眼凸問題有明顯改善。

患者眼睛不能閉合

香港大學醫學院眼科研究所臨床助理教授余珊指,甲亢患者因身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產生抗體攻擊甲狀腺,而眼睛脂肪中的授體與甲狀腺相似,故會同時受到抗體攻擊,導致軟組織與眼外肌發炎及發大,眼窩的脂肪也會增多,故將眼球向前推擠;部份患者因提瞼肌過份活躍,導致上眼瞼向上縮,令眼睛不能閉合。
甲亢治療只能有效控制甲狀腺分泌,無助改善眼凸。余珊指,部份患者對眼凸治療缺乏認識,即使甲亢問題解決,仍飽受眼凸困擾,「好多人以為唔壓住神經線,就可以唔醫住,因而延誤咗治療。」她指,患病首三年是活躍期,可以類固醇藥物、眼腔放射治療控制炎症,穩定期後再以眼窩減壓等手術,改善眼部組織纖維化情況。
余珊指,約五成甲亢患者會出現明顯眼凸,患者以30至50歲女性居多,不但嚴重影響外觀,患者也會出現眼紅、眼乾等不適,更有機會反覆患上暴露性角膜炎及青光眼,約3%人會出現視神經受壓,影響視力。她提醒眼凸患者應及早求醫,可減低視力受損及要做手術的風險,「越早醫可能畀類固醇就得,唔使做手術。」
註: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醫生與你》,第四集「甲狀腺疾病」,今晚7時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