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多天被逼漫遊諧趣廣東歌的美麗舊世界,你一定領略前輩取歌名的犀利吧?信手拈來醒神響亮,引起無窮想像又易記,想不街知巷聞都幾難──畢明會告訴你,那其實是廣告界寫文案的撒手鐧。除了先前提過的《飛哥跌落坑渠》、《詐肚痛》、《扭六壬》和《係唔係嘅啫》等不朽傑作,我覺得《唔認老》、《拋浪頭》、《煲燶粥》和《唔願嫁》都非常標青,簡潔漂亮光鮮雋永,恨不得偷過來做下一本書的名字。
天王之王肯定是《跪地餵豬乸》,攻鼻的camp味直逼《毒婦點天燈》、《插錯美人頭》那些經典粵語長片的片名,艾慕杜華恐怕也會甘拜下風─他要是知道我們有這麼優良的傳統而自己居然得到《情婦的情夫》,塊面一定黑過鑊底,寧願賺少一二十萬,從此不做香港片商生意都似。令人最驚訝的,是歌詞並非關於如何低聲下氣向楊貴妃型的多肉靚女求歡,而是實牙實齒示範怎樣以先進方式飼養母豬,「用最新科學,搵芥辣餵豬乸」,幾乎可以成為農場紀錄片的主題曲。
有一首《光棍姻緣》,是牙牙學語的我最早上口的流行曲,雖然只懂前面三四句,已足以被鄉下的父老視為天才神童。但留在記憶的歌詞,分明是「一心望拍拖,今晚共你睇戲,趁個好機會,可以傾腑肺」,而不是網上找到的「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扮經理,撈世界要醒目,一於當玩把戲」。是同調子的另一首歌嗎?但後一個版本梁醒波叫鳳凰女做「撈時」,卻又那麼刻骨銘心。亦舒筆下是「玫瑰」,張愛玲的《小團圓》裏則是「柔絲」,同一朵花在我鼻底的第一絲芬芳,竟粗俗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