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勺子、水殼仔 - 李碧華

小勺子、水殼仔 - 李碧華

踏進日本大小寺廟神社前,必須先洗手。很多都設一水池(手水舍),各人用長柄勺子舀水洗手。接水漱口,滌淨不潔,誠心參拜。
常到京都清水寺。它是純粹木建築,不費一口釘,以「接榫」方式使木柱子支撐牢固。原寺有千多年歷史(公元778年建成),經過數次火災,今日我們所見乃1633年重修。本堂前方「清水舞台」,四季景色各有典雅美態,像看不厭的佳人。每回閑逛,都到寺旁的「音羽の滝」。山泉水流到石亭頂部,分成三道再下地,由右至左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人們用亭內的長柄勺子舀泉水喝上一口,把祝福注進自身。這三種都想要,若只能選一種,你要什麼?我選「健康」。
日式長柄小勺子十分可愛,用途除上述之外,還可見於溫泉旁淋身潔淨,或在窖中舀上一勺清酒品嚐。它們以木、竹、葫蘆製作,沒擾攘色彩,原始、純樸、清靈。
中國民間也常用,舊時以「瓢」作水勺,乾葫蘆「水殼仔」,歇後語指「唔浮得幾日」,由於瓢一頭重一頭輕,極易翻沈,以之形容好景維持不了多久,別得戚。
後來舀水之器多用塑膠所製,大家漸漸忘了它的警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