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炒基金經理

房委會炒基金經理

【本報訊】因金融海嘯令上年度投資勁蝕40億元的房屋委員會痛定思痛,將其用作投資的500億元儲備,轉為投資較保守的外滙基金及環球債券,又辭退兩名表現不合格的基金經理。房委會預計新投資組合每年會有6%投資回報,連同商業設施等其他收入,足夠維持每年興建公屋的逾70億元開支,以及輪候三年上樓承諾。

環球股票比例減至15%

曾投資房利美、房貸美及雷曼債券的房委會決定改變投資組合,由進取轉為保守。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昨表示,去年10月從銀行存款及環球債券投資項目中,調出200億元投資在較保本的外滙基金,為期六年。他又指,六名管理環球股票基金經理中,兩人因表現不合格而被辭退,取而代之是一名「被動」環球股票基金經理,即基金經理人數減至五人。他續稱,新聘的基金經理是要按房委會指示去投資,有別於一般基金經理可自行作投資決定。房委會重整投資組合後,35%是外滙基金,35%是環球債券,環球股票比例由以往25%減至15%,另15%是銀行存款。
黃遠輝指,今年會實行新的可加可減租金機制,當局正收集及分析居民平均入息等數據,相信即使是加或減租,幅度亦不大,「都係1至2%左右。」此外,房委會昨公佈09/10年度修訂預算,其綜合賬目總盈餘修訂為32.65億元,較估計少近5億,主要是因去年出售居屋貨尾單位數目大減,由4,000個減至1,200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