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石化承認,有大批的士在加氣後即時在站內死火,過去四天已全面檢查了油庫、運油車及加氣站設施。專家懷疑,運送石油氣過程可能有人為錯誤,令石油氣受污染,導致大量的士死火,只有引擎轉數高的車才能「免疫」。
中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昨晚發出一份簡體字新聞稿表示,上周五上午7時收到數十部的士在大埔、馬鞍山及元朗加氣後,在站內或出口附近死火的報告,已啟動緊急機制,通報機電署,並即時檢查了油庫、運氣槽車、氣站接收口及加氣機的濾網,全部正常。上周六、日亦抽取了油庫及氣站樣本進行化驗,目前仍未發現事件真正原因。
據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由內地進口石油氣有增加趨勢,由08年佔四成多,上升至去年頭三季佔六成。煤氣公司承認,屬下的易高加氣站有兩成石油氣購自中石化。而蜆殼則拒絕透露石油氣來源,加德士稱由東南亞入貨,埃克森美孚表示購自馬來西亞。但四間公司都強調,無收過車輛故障的投訴。
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陳福祥懷疑,石油氣是在供應鏈途中受污染,車用石油氣是以液體狀態用油輪運送,來港後儲存在青衣油庫,再分別由運油車送到加氣站的氣缸,最後才經一定程序變成氣體為車輛加注。石油氣在液體狀態時較易受污染,而其他油公司又無出現問題,所以極有可能是運輸程序有人為錯誤。
家用石油氣無投訴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汽車工程系署理系主任梁天佑表示,的士氣缸中的石油氣會經過一個過濾器才會進入引擎,今次的士死火主因是過濾器被石油氣雜質堵塞,令進入引擎的石油氣減少,當汽車慢速時便容易因供氣不足而死火。但由於每輛的士在日常維修保養時都會因車輛狀況調校引擎轉數,已調高轉數的車較不受此問題影響,相信這是部份的士在中石化加氣後亦無故障的原因。
此外,各油公司都表示,家用石油氣並無收到用戶相關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