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光顧中石化氣站的石油氣的士及小巴相繼出現死火事故,機電工程署至今未查出原因及責任誰屬。石油氣的士製造商皇冠車行早於去年9月已向機電署報告死火事故,惟機電署並無主動採取行動,只是循例要求油公司自行檢查及清洗氣缸。被轟反應慢三拍的機電署昨日急忙公佈補鑊措施,加強抽查氣站及化驗程序,但最快要兩、三個月才完成調查報告。這期間司機及市民仍需面對的士、小巴突然死火的意外風險。 記者:蔡建豪、麥志榮
機電工程署、環境保護署昨分別與中石化、的士主要製造商皇冠車行及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代表會面,商討解決死火車問題的救亡方案。機電署總工程師何漢英會後表示,中石化已應的士業界要求,在三日內清洗馬鞍山及麗港城氣站的氣缸,讓司機重新入氣,作為測試石油氣的試點。稍後也會在全港59個加氣站進行隨機抽查,以及設立24小時熱線,接收司機報告。調查方向也包括挑選約20部小巴及的士進行測試計劃,在兩個月內到指定的加氣站加氣及維修工場作每周檢查,搜集持續監察數據。
辯稱有技術限制
何漢英承認早於去年9月已收到皇冠報告四座位新車種的死火事故,當時已作出跟進,直至11月業界投訴增加,已即時要求石油氣供應商檢查氣體,並着中石化清洗氣缸。他指上月22日收到中石化報告,發現於氣庫、三個氣站及氣槍嘴取樣的化驗結果,均顯示氣體質量沒有問題,該署已檢查中石化呈交的檢查紀錄。至於平日入口本港的石油氣產品,也需呈交出口證確認品質符合要求。
對於機電署被批評後知後覺、沒有主動取樣抽驗,何漢英指本港在抽驗石油氣樣本上存在技術限制,如盛載樣本的容器不足,政府化驗所也缺乏經驗,樣本一般需送往德國或內地化驗所檢測。機電署今日會與石油氣供應商開會,探討加速抽驗程序的方案。他說調查涉及由氣庫至整個供應鏈,需要較長時間,呼籲司機在這段時間,依照汽車製造商維修指引,有問題即時到車房檢查。
而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在昨日與機電署官員會面前,發動十多部石油氣的士到觀塘麗港城的中石化專用氣站抗議。司機在車身貼上標語,指機電署監管不力,縱容中石化出售劣質石油氣,車隊其後再駛到九龍灣機電署總部請願。
逾萬司機受影響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的士使用中石化石油氣死火的弊端不斷浮現,仿如重演電影《生死時速》裏的情節,目前約有5,000部的士及逾一萬名職業司機受影響,不少替更司機已暫時停工。他又批評政府官員貪圖方便,只抽查入口石油氣,卻沒有對專用氣站石油氣作定期和嚴格檢查,造成油公司可在入口和銷售層面大做手腳的灰色地帶。
機電工程署跟進石油氣的士及小巴死火措施
‧機電署牽頭成立調查專案小組,預計兩、三個月內完成調查報告
‧專案小組將安排約20部維修後的小巴及的士,持續監察入氣後的數據
‧設立24小時電話熱線23333762,供司機滙報車輛死火問題及作出調查
‧設立委員會,與油公司、石油氣供應商及司機等不同階層緊密聯絡
‧每日聯絡油公司,確保石油氣有足夠供應
資料來源:機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