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氣候峯會未能達成應對全球暖化問題的協議之後,近數十年罕見的暴雪席捲中國北方地區,頓時令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成為內地網絡的熱門話題之一。左派更是如獲至寶,在烏有之鄉、凱迪社區等網站發帖,以生態社會主義理論攻擊美歐氣候政治。
藉機批判歐美資本主義
北方暴雪,民生大受影響之際,氣候政治的話題也在網絡上升溫。有網民在凱迪社區發帖《反對氣候變暖,愚蠢而滑稽的人類政治》,引發中國暴雪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爭辯,其中更夾雜對中美兩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上對抗的評價。在新浪網的留言板上,有網民譏諷,要感謝哥本哈根會議,「看來人家老外說到做到了,他們一減排,全球氣溫下降」。
左派大本營「烏有之鄉」則充斥以生態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的聲浪。《生態社會主義、全球公正與氣候變化》、《要改變的是資本主義制度,而非氣候》、《還氣候一個正義!──不要讓資本主義摧毀我們的地球》,單是這些題目,已夠聳人聽聞。
對於1970年代開始在歐美興起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社科院近年發表了不少研究報告力挺,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嶽也將生態社會主義吹捧為對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發現,強調可與科學發展觀相融合。
瘋狂投資造成環境污染
但是,要中共領導人將生態社會主義納入官方理論體系,顯然還有難處,因為基層民主,與生態價值觀、非暴力運動一樣,都是生態社會主義的核心理論,難免令對民主望而生畏的中共躊躇。
在筆者看來,生態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如果放到中國的現狀,又何嘗不是一種批判或警示?生態社會主義認為,生態危機成因於資本主義生產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從而造成過度生產,造成生產力、資源的嚴重浪費。中國為抗擊金融海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資驟增數十億元,造成的產能過剩、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問題,又怎能等閒視之?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