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引擎大摩:內地增長靠消費

擔當引擎
大摩:內地增長靠消費

金融危機令中國以出口為驅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畫上句號,卻也為經濟轉型創造良機。在擴內需、促消費的熱呼聲中,消費首次成為主力。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消費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未來必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央需降低高儲蓄率

王慶接受訪問時稱,就業改善、消費者信心明顯好轉,今年消費定勝去年,但不能指望突然出現強勁增長,「2010年投資增速下降,消費增速上升,兩者對GDP的貢獻率將持平,但未來消費毫無疑問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今年「促消費」為大任,最大亮點是開放戶籍限制、推進城鎮化;王慶表示,短期內城鎮化進程將刺激私人投資,拉動房地產及相關服務業發展,更重要的是為未來幾年中潛在的消費熱潮打下基礎。
國務院常務會議本月再次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並實施全國城鎮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制度,王慶認為,這措施將加強社會保障系統的靈活性,長期對於消費亦有幫助。社會保障缺失,常被詬病為高儲蓄率的主因之一,王慶指出,「計劃生育」政策亦是重要助推器,因其以人為的形式在短時間內大幅降低中國的人口撫養比例,導致儲蓄率大增;中國儲蓄率約佔GDP的55%。他說個人消費習慣可能需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改變,故短期內消費難快速增長,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同時提高居民收入,以及降低高儲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