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20日,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憲政是甚麼呢?就是民主的政治。」甚麼是新民主主義呢?「既然有飯大家吃,就不能由一黨一派一階級來專政。」
2010年1月,社民連和公民黨落實「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為香港「新民主運動」,箇中機制未必人人明白,本土漫畫家盧熾剛便身體力行,自發在網上將洋洋萬字的「五區公投」理念,變成11頁的「公(仔)頭」漫畫,深入淺出解釋公投的重要性。
記者:梁佩芬
攝影:周旭文
場地:PressCorner
香港漫畫無創新
盧熾剛,Cuson,咳神。從小,他愛畫畫,日式漫畫是床頭讀物,港式的《中華英雄》也是必看之書。2000年,看到朋友開始用電腦程式畫畫,心動了,終於當上業餘漫畫家。「我絕對想以畫漫畫為生,可惜,收入不穩定,要有一定收入的話,要付出無限的時間。」所以,他以最低成本,將畫作上載在互聯網發表,以免費方式推銷自己。
互聯網無遠弗屆,他先愛畫「貓」,再愛畫「女」,有漫畫有插畫,備受外國人垂青。「其實,之前都有不少國家邀請我參加漫畫展、動漫展等,可惜,大部份都不能提供機票及住宿,若又要請假又要自費參與這些活動,不太化算。」直到去年三月,澳洲悉尼的動漫展提供機票住宿,終於殺出香港,在彼邦以香港漫畫家的身份做評審、交流、甚至參加20分鐘速畫比賽:「可惜,我太心急,一看到題目,就落筆畫,沒有思考,所以,失敗了。」
雖然,只是一個小型比賽,總算是不錯的參與機會,至少再反思港式漫畫的不足,仍走《龍虎門》式的老調風格:「可能,漫畫老闆賺夠了,大把錢,不用創新,不需要創新。相反,插畫界仍有不錯的前景。插畫的空間比較大,畫家可就一個題目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簡單一幅便達到目的,我都有幫免費報紙畫插畫。」曾蔭權、唐英年、曾德成常出現在他筆下。
因為黃毓民 我關心政治
政治漫畫有諷刺社會政治的成份,從不同的符號可解讀成作者對事情的看法和態度,著名政治漫畫家馬龍曾說,早期的香港政府並不支持政治漫畫,報刊亦因商業理由而不刊登,到八十年代,因政治問題足以影響港人日後生活,報章開始用政治漫畫來維持銷量,畫量之多,足以用「應接不暇」來形容。「到今天,畫政治漫畫的人,仍是尊子和馬龍,沒新人加入,或者,沒人夠膽加入。」Cuson有點感慨:「會刊登政治漫畫的報刊,還有多少份呢?」
「若不是黃毓民,我絕對不會關心政治。」鄭大班曾言黃毓民是一顆明星,可以引證在Cuson身上。「《龍門陣》的年代,太遠久矣,現在只能從YouTube上回看。」他從毓民主持電台節目《毓民七鐘敍》開始支持的:「鍾意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很叻,博學,可以解釋和讓人明白不只時事和政治問題,在他加入立法會前,我連立法會開會日期也不清楚,自他入會,就算不會站在電視機前面看,也會聽一聽,是他讓我開始關心時事。」崇拜偶像,可以包車追逐,也可以在背後默默支持:「之前,他不認識我,直至上次立法會選舉,我在網上刊登了幾幅有關社民連三子的漫畫,才引起注意。」最後,他在毓民的麪店遇上,並送上畫作。
手段總辭 目的公投
去年七月,黃毓民已提出「五區總辭,全民公決」,表達總辭只是手段,公投才是目的,是非和得失,前者為重,後者輕之。「為何不支持五區總辭?」這是幾個月以來,大家都不明白的問題,Cuson對此的意見與社民連的解釋差不多:「香港民主運動行到今天,要做的都差不多做了,我自03年開始遊行,其他泛民都試過絕食、抗議和抬棺材,何不來一次全民公投呢?」這話,早被民主黨的劉慧卿駁斥,更指03年七一遊行是導致董建華下台的楔子。當然,一次成功,不能永遠成功:「我們要爭取機會,向中央政府表達一次全民意見。」公投,是公民社會裏公民最直接表達意見的方法,新西蘭更會為家長體罰問題而公投,而政府說補選需要一億五千萬元,平均除開每人只需$21.4,不足以買一個M記套餐。
卿姐DelayNoMore
Cuson的支持,不是空口講,更將社民連的洋洋萬言「政治說帖」變成11頁漫畫《五區公投》,「這幾幅漫畫,都以龜速進行,概念一早有,十二月初動筆,到聖誕夜才正式完成!我相信,不少人有興趣知道這是甚麼,卻又弄不清楚,簡化了說帖,較易明白。」漫畫裏,一開始由馮檢基向毓民提問如何向街坊解釋總辭變公投,也有華叔說以往「六四黃金比」已代表選民早支持盡快落實2012年雙普選,也搞笑地出現穿心口印了「DelayNoMore」T恤的卿姐向長毛說:「唔准講粗口!」連補選時建制派不派員參加補選的問題也提出來讓讀者思考:「到時泛民會再派一人來參加補選,而政綱都是單一爭取2012年雙普選,務求做到有得選有得投,從得票中看民意。」他一直在其網誌內公佈其畫作速度,不少網民都深表支持,到完成上載,得到的回應也不少:「哈哈,當然有人說對公投多了點認識,更多是回應說字體太小!」身為漫畫家,Cuson甘為社民連做一個蹈火海的人,卻為何不選擇正式入黨呢?「我怕返不到大陸!」這就是每一個公民要站出來玩一場「俄羅斯輪盤」的最好解釋。
政治漫畫,往往誇張了人物的特徵,讀者看後會心微笑吐口怨氣:「畫政治畫很難,先要對議題及人物有認識才可加以誇大其缺點,又不能過火。」目前為止,Cuson在報章上的政治插畫都由編輯給題目:「因我有正職,通常編輯在下午四五時才發題目,一放工便要回家不斷畫趕及十二時的死線!」是辛苦,卻樂在其中。今天更為《蘋果》即席揮毫:民主,女人也要挺身而出。
後記
譚惠珠惹火言論:「普選定義由中央決定,聯合國公約的定義不適用於香港。」再次印證毛澤東果然有先見之明:「你們可以看得見,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會來一個憲法,再來一個大總統。但是民主自由呢?那就不知何年何月才給你。」看來,為了繼續支持「毛澤東思想」,我們真的要來一次革命。
《五區公投》漫畫,於Cuson'sBlog上載, http://cusonlo.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