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高鐵、包圍禮賓府、操上羅湖橋、衝擊中聯辦…小伙子一次又一次突襲政府,一波接一波掀起社會迴響,一時間,年輕人幾乎主宰了社會運動的戰場。花樣年華,何解如此輕狂?她說,舊有的社運模式「已經唔work,我哋要自己去搞。」
警處理遊行手法已脫節
年華,在社福界工作,也是地區電台FM101的節目主持人。12月27日,她與一群聲援劉曉波的年輕人發起投案行動,觸發內地人員越境執法的軒然大波。由構思到行動,只是一、兩天的工夫。他們都是經過多次社會運動後互相認識,形成一個網絡。主流傳媒叫他們做「80後」、「網民」,年華說統統不是,總之他們是一群彼此知道對方存在的年輕個體。
這個無形的新浪潮社運網絡,沒有固定的召集人,沒有組織架構,心血來潮的一條訊息、一個概念,就足以吹雞成團。元旦大遊行結束後,一群年輕人突發衝擊中聯辦外的警察封鎖線,警方事後怪責示威者沒有遵守協議,又指他們「挑逗」警方。今時今日,鄧竟成和他的手下還未醒覺,他們面對的是一群既無組織、亦不會與警方交心講協議的自由個體。
「我試過俾人鬧,差啲被人打,我都唔會理。我唯一比較留意嘅係警方嘅態度,因為佢哋代表住政府嘅立場。」年華說,警方沿用着舊有模式處理遊行示威,「以為我哋有一、兩個固定嘅核心成員,只要抽出嗰個人出來,就可以應付場面。」
09年接連爆發年輕人社會運動,年華嘗試道出這一代的心境:「以前嘅社運多數由政黨包辦,到咗近兩、三年,後生一輩對於建制嘅做嘢方式失去咗信心,覺得已經唔work,我哋要自己去搞。」她口中的建制派,連泛民也包括在內。
「90後更犀利更激烈」
年華參與過紅色搖滾演唱會搶咪行動、包圍禮賓府等等政黨不會沾手的社運,她批評現有的政黨已不能與年輕一代接軌。年華說,他們的行動目的很單純,只是想表達對社會不滿,從來沒有想過加入議會。
「其實我係好理性、低調嘅。」年華說:「遊行時接觸過90後嘅一代,發覺自己同佢哋都有距離。佢哋比我哋嘅渴求更加犀利,對社會不公義啲反應比我哋來得更激烈。」踏入2010,以60後、70後為骨幹的政黨out了,就連80後也與日俱out了。
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