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生聖誕假期從劍橋返港,送了一張海報給陳先生,題曰:「從非正規的歷史事件看劍橋八百年」(Cambridge800-AnInformalPanorama)。海報上共有十五幅插畫,概括了畫家眼中的劍橋史,或者說劍橋大學史,可能更清楚些。反正劍橋大學與劍橋小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這意外的禮物使病中的陳先生衷心歡喜。原來從一二○九到二○○九,他的母校成立八百年了。我的母校雖然是美國最老的大學,也只有三百七十一年的歷史。
這畫家不是別人,而是鼎鼎大名的童書插畫家布萊克,不過不是十九世紀的威廉,而是現代的昆頓。為紀念劍橋建校八百年,畢業於唐寧學院的昆頓.布萊克(QuentinBlake)把畫作捐給了大學,大學再將其製成了海報。
那麼,海報上布萊克的劍橋大學是以怎樣的連環圖來表示呢?先說第一幅。曰:「出逃的學者」(FleeingScholars)。畫上是一群穿著教士袍的人物,有禿頭的,有戴著眼鏡的,但共同點是每個人都帶著很多書。不是抱著一落,就是背著一袋,還有用手推車的。這些書,有裝訂的,也有捲起的。正是描述一二○九年因牛津暴亂,學校關閉,學院院長與學生匆忙逃至劍橋,一個古羅馬的交易站,如此標誌了劍橋之始。
第二幅是:「亨利八世與王家學院唱詩班」(HenryVIII&King'sChoir),年代是一五四四,正是王家教堂建成的時間。教堂內繽紛的都德式裝飾以及彩繪玻璃大窗都是亨利八世留下的印記。我曾連續兩個暑假造訪劍橋,看見那美得令人驚詫的教堂,尤其是扇形的穹頂。只可惜教堂暑期也放假,沒有機會聽到唱詩班天使般的歌聲。
約翰迪(JohnDee,1527-1608/9),一五四六年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是伊麗莎白一世朝中最具影響力的。據說他施魔法招來疾風驟雨,使英國得以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莎士比亞《暴風雨》戲中的主角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一六一七年畢業於悉尼蘇塞克斯學院(SidneySussexCollege)的克林威爾(OliverCromwell,1599-1658),他曾為護國主。他的頭埋在學院的教堂地板底下,但只有學院院長才知道真正的地點。接著要談到的五個人中有兩位大詩人,三位大科學家。兩位大詩人是一六二五年進入基督學院、寫《失樂園》的密爾頓,以及一八○五年來到劍橋,畢業於三一學院的拜倫。三位大科學家是一六八七年出版《數學原理》(PrincipiaMathematica)的牛頓,發現電磁波理論的麥克士韋,還有一八五九年發表《物種原始》的達爾文。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
一七七六,美國獨立的那一年,聖約翰學院來了一位十七歲的少年,名叫威爾伯福斯(WilliamWilberforce,1759-1833)。他一生致力於廢奴,就在他死後一個月,英國國會通過了大英帝國廢除奴隸買賣與蓄奴的制度。他的畫像掛在聖約翰學院的大廳,麥大維教授驕傲地指著他對我說:「英國廢奴,因為他的緣故而比美國早了三、四十年」。美國要等到林肯在一八六五年南北戰爭結束後才廢奴。
我不認識的有兩幅,一是第九幅。上有兩個人:狄文頓(HenryDeWinton)與斯倫(JohnCharlesThring)。當時的足球還未被當成運動,每每激動地在打架中結束。是這兩位劍橋人在一八四八年制定了十條簡單的規則,為現代足球運動奠基。還有第十二幅,也是兩個人,惠特爾(FrankWhittle,1907-1996)與蓋洛德(DorothyGarrod,1892-1968)。惠特爾是彼得學院的工程學生,一九三六年畢業。只念了二年,卻考第一。他發明了多種飛機,最著名的是世界上第一座噴射客機。而蓋洛德則是劍橋與牛津的第一位女性學者、女性教授。在女子獲承認為劍橋人或得以獲頒學位之前,她已在一九三九年選上了迪斯奈考古學講座。是史界,也是女界的拓荒者。我哈佛母校的本科要晚到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才收女生。想來真令人感慨。
第十四幅圖上有三個人,即是標題所指的富蘭克林、克里克與華生。他們在一九五三年發現了生命的秘密:DNA的雙螺旋結構,開啟了遺傳學的研究之門。向來為人所忽略的女子富蘭克林也是劍橋人,終於在劍橋八百年的歷史中與她的顯微鏡一起入畫。
最後一幅,與其他插畫比起來大了兩倍。當年出逃的學者,經過八百年心智的錘練,教師老而彌堅,學生青春煥發,或手上拿著書徒步而行,或籃中裝著書騎在單車上往前駛去,越前面的人影越小,最後簡直像飛了起來,在紙的邊緣幻化成無數的小黑點,朝向令人期待的未來,逐夢。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