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孫中山 - 左丁山

多情孫中山 - 左丁山

《十月圍城》講清廷派刺客到香港行刺孫中山,套戲十分賣座,買票唔容易。孫中山在中國近代史家、國民黨黨史描繪之下,係一個堂堂正正嘅君子,有妻(元配盧慕貞)、有妾(陳粹芬),有另一位太太宋慶齡(呢位最多人識),幾合乎清末民初中國男人有妻有妾嘅規矩。
後來嘅蔣介石、毛澤東都係一樣。但老友記靚女潘睇戲之餘,翻查歷史,以女生之尖銳眼光,搵到孫中山「人不風流枉革命」嘅一面,仲係特別鍾意「兄妹戀」㖭,第一位係在橫濱與十五歲日本女子大月薰結婚(一九○三年,一九○六年生咗個女名宮川富美子),另外鍾情大月薰之前,另有一位十五歲情人淺田春,即使宋慶齡也比孫中山年輕二十六年。
呢啲事在二十世紀初而言,視作等閒,報紙或未得聞,即使知道,報者亦會以「為長者諱」嘅態度,冚住冚住;孫中山愛革命,也愛年青女子,蔣介石日記就有講到自己在香港召妓㖭。到了二十一世紀初之二○○六至二○○九年,任何一位中國政治人物若在香港或台灣發生呢種事,必然下台無疑。陳可辛大導演唔知有冇興趣拍一套孫中山情史呢?老虎仔活士睇吓美國偶像甘迺迪之遊艇裸女跳水照片,就會嘆一句佢生不逢時咯。
一位讀者關先生睇完本欄十二月三十日「十月圍城有啟示」之後,來電郵指:「(一)新加坡係家長式專制,經濟發展好好,(二)菲律賓有民主,經濟好唔掂,(三)民主並非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四)菲律賓貪污與中國式貪污十分嚴重,新加坡就冇貪污,貪污先至係經濟發展隱憂。」多謝電郵。
每逢講到民主與經濟,就會有人舉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做例子,指民主與經濟無必然關係。近年因為印度經濟增長好快,僅次於中國,冇人再提印度,就多啲人以菲律賓為「民主害經濟」嘅示範。外國學者現在亦討論中國式威權專政推動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可以長期抗衡西方之民主法律制度,但並不睇最近三十年就下結論,而係要睇二三百年,畢竟西方嗰套五百年來戰勝東方,過去二百年更主導世界啫。將來中國是否真的可以反先,再領風騷五百年,左丁山睇唔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