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長早前與5歲女兒到一間會所的泳池暢泳,離開泳池後發現女兒的泳衣脫色,擔心池水內用作消毒的氯氣剩餘量超標,影響泳客健康。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凡屬人工建造而公眾可進入的泳池,或由會社、機構、協會或其他組織經營的人工建造泳池,均須向食環署申領泳池牌照。只供為數不多於20個住宅單位使用,而公眾不得進入的泳池,則毋須申領牌照。
引致咳嗽或致癌
持牌條件規定,泳池池水的游離剩餘氯含量,須維持在每公升池水含0.5至1毫克之間。該署定期巡查持牌泳池,如發現違規,會向泳池持牌人發出警告。如持牌人未能於指定時間內糾正或屢犯不改,該署會考慮暫時吊銷或取消有關牌照。泳客如懷疑泳池水質有問題,可致電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舉報;而上述被投訴泳池池水的游離剩餘氯含量符合標準。
華人臭氧學會主席陳玉成博士表示,氯氣屬氧化劑,用以控制池水中的細菌,避免傳染病的散播。完成消毒程序後剩餘量如超出標準,會影響人體健康,可導致不停咳嗽,甚至致癌。如池水澀眼及發出強烈的氯氣味道,便可能是游離剩餘氯超標。檔案編號:1107040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