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犛牛毛比茄士咩更暖YSLHermès捧Yak圍巾

西藏犛牛毛比茄士咩更暖
YSLHermès捧Yak圍巾

時裝潮流,茄士咩(cashmere)沒落,犛牛(yak,犛音離)毛勢起。隨着近年羊毛供應急升,西藏有商人窺準商機,將區內的犛牛毛發揚光大,炮製成更輕身更保暖物料,吸引不少超級名牌爭相採購。

茄士咩原本是矜貴保暖物料,但近年越賣越平,在中國不僅造成嚴重食水污染,羊群數目急升也將西藏推向沙漠化。相反犛牛體形龐大,毛髮濃密,加工後成為保暖良品。

每名女工每月只能把300公斤原料,製成兩條大圍巾。互聯網

圍巾售價$6812

西藏女子雅西(DechenYeshi)早年在美國畢業後,便立志為家鄉犛牛牧人脫貧,成立Norlha,聘請70名工人「織織復織織」,把犛牛毛紡成尺寸與飛機毛毯相若的圍巾。
2007年冬天,雅西帶着製成品跑到法國,向多個超級名牌叩門,但Dior堅持沿用茄士咩,惟獨聖羅蘭(YSL)表明看厭羊毛,希望試試新產品,連帶其他品牌都相繼加入犛牛毛行列。
雅西指犛牛毛毛質結實,不僅需大量工序才能變成輕柔毛線,加上損耗甚大,每名女工每月只能把300公斤原料,製成兩條大圍巾,全廠月產量僅300至400條,效果則比茄士咩更柔軟和暖。
說來矜貴,圍巾售價高達6,000人民幣(6,812港元),但名牌依然追捧,擁躉包括AntikBatik、SoniaRykiel和男裝品牌Arnys,另外還會向SoniaRykiel和Hermès供應精製犛牛毛。英國《泰晤士報》

西藏人可靠犛牛脫貧,將牛毛髮加工成保暖品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