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大遊行訴求多元化,吸引不少在80、90年代出生的o靚仔、o靚妹在元旦假日走上街頭,用腳向當權者說不。有學者表示,推動民主運動及為低下階層發聲重任,已由過去主要由中產人士主導,逐漸轉到年輕一代手上;學者更警告中央及港府不要掉以輕心,「年輕人嘅訴求會尖銳好多,當權者唔可以好似以前咁求其回應就算」。
當局不要當冇到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04及05年曾有兩次元旦遊行,當年遊行各有約10萬人參與,雖較今年的逾3萬人多,但他認為是因為本港經濟走出海嘯谷底,令昨日上街的中產人數明顯較少,反而青年人成了遊行中堅。他相信,年輕一代已逐漸取代中產一族,成為推動民主、為低下階層發聲及表達訴求的接棒者。「好似菜園村收地、要求釋放劉曉波等等,佢哋都有行出嚟。」蔡子強警告,年輕人的訴求及行動較中產尖銳及激進,當局不能掉以輕心。
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馬家輝表示,在資訊發達年代,發動遊行團體多依靠互聯網等去動員,令年輕人更易得到有關訊息,加上03年7.1五十萬人上街大遊行,直接促使前特首董建華落台後,上街已不再被認為是無作用的社會運動,因而鼓勵更多年輕人上街表達意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