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牌、討債本 - 李碧華

月份牌、討債本 - 李碧華

人人每年都換新月曆,有座枱的有掛牆的也有精緻立體裝飾。我在日本買了一批回來送人。他們的專題作十分吸引,全年以小貓或鮮花為主角,看看也高興。有一款很喜歡,那是十二幅「天空」照片"FeeltheSky",攝於不同地方不同時間,變幻莫測的雲霞一如你我悲歡跌宕。送了一個給美術設計小石,因他近日為我做《52號的殺氣》和《梅花受騙了》很用心。
北京朋友M道:中央電視台掛曆,一月份白岩松和李瑞英、二月份朱軍和董卿……看官方樣板甫士,艷麗工整(多矛盾),我們當然不熟悉,或在新聞報導或訪談節目見過,這些皆官台的「明星」,香港人「明星」掛曆永遠不是此類,不過像TVB的一樣分等級先後──還是「天空海闊」好,自由任性多了。
掛曆前身很有趣,原乃古羅馬時代「討債本」,當時社會上的專門放債人,按月向債戶收取利息,為了查閱對照起見,他們將何月何日某人該還的債該付的息都記在一個本子上,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排列,附記事欄。由於此法方便簡明,很快流傳開來。1884年香港太古糖廠推出廣告式「月份牌」,而二三十年代起上海的摩登美女(有些是男人扮的)月份牌更為各人珍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