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除夕。又是一年。
俗語說,快樂不知時日過。那麼,不快樂,就度日如年了。08年10月前,我覺得日子過得好快,一晃就一年。09年,日子慢下來了。
前天,《蘋果》副刊引心臟專科醫生的話:「有資料顯示,有老伴的公公婆婆較為長命,萬一老伴不幸去世,一年內另一半也有一半機會隨之去世。」過了今天,我就跨過這「一半機會」了,值不值得慶幸?我也不知道。
能夠讓我跨過這「一半機會」的,是這一個小方塊。不錯,就是這「小塊文章」。每周四天,固定要寫,寫時也被迫要集中精神,那就可以暫時把哀傷驅除。是驅除而不是擱下,因為我也通過這小方塊釋放出情懷。
有讀者回應,那是意外獎品了。
今年春節後,我又主動爭取重寫《蘋論》,雖減產為每周兩篇,但對報館和公眾有何意義不論,至少對我個人來說,是逼自己重拾對社會家國的關注與關懷。
今年六四後,我讀到藝術評論人胡蝶在「論坊」的文章,她說「回首過去二十年,我和尋常百姓一樣,都經歷過人生種種起跌,包括喪親之痛、家道中落、感情上的挫折、工作上的失意;也曾被人誤解過背叛過欺騙過,但也僅止如此而已。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度,不用背負和體驗『正常人生起跌』以外種種由獨裁政權加諸身上的不公義、剝削和打壓,還能抱怨什麼?」
這段話對我如醍醐灌頂,使我重新醒悟到我的喪親之痛不過是尋常百姓的「正常人生起跌」而已。這道理我並非不知,只不過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就忘了。
今年聖誕,一位直言人士遭到「獨裁政權加諸身上的不公義」,而我直言數十年仍安然無事,應屬大幸了。
就這樣,在自我安慰中,我走過了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