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社會不平事 逾二萬宗求助投訴個案增21%

遇社會不平事 逾二萬宗求助
投訴個案增21%

去年金融海嘯冲擊,今年香港經濟喘定回穩,但豬流感侵襲,醫療事故一浪接一浪;手機與互聯網已成為生活必需品,投訴卻相應不絕;樓價回升,惟居住環境問題卻解決不了。凡此種種,與港人生活息息相關,今年本報共接到22,000多宗讀者申訴及求助,不少涉及上述你我身邊事。

由今年1月1日起至截稿,本報共接到讀者申訴及求助個案22,852宗(投訴佔21,017宗),較去年增加3,968宗,增幅達21%,反映市民更關注本身權益,希望透過報章反映社會不平事。
本版秉持不平則鳴的精神,以持平、客觀的態度跟進涉及大眾的合理投訴,竭力保障市民權益。此外,也期望公私營部門及機構聆聽讀者之意見,查找不足、提高服務質素。

機頂盒不良銷售手法投訴今年大幅飆升。

豬流感肆虐,今年部份普通科門診曾改為指定流感診所。

訛騙個案增逾五成

2009年最後一天,本版就今年收到的個案作統計回顧,發現訛騙、醫療、警方及美容等類別投訴明顯增加,市民須提高警覺。
芸芸投訴類別中,訛騙個案升幅最多,去年105宗,今年卻有159宗,增幅逾五成。除了「傳統」的模特兒、倫敦金、旅遊會籍、香薰傳銷及街頭借錢騙案外,今年更收到逾40宗高清機頂盒舉報。有騙徒專向長者「埋手」推銷,藉詞高清數碼廣播推出,必須加設機頂盒才可收看免費頻道,本版先後五次報道,消費者委員會年底終公佈不良公司名稱。
此外,本報收到逾20宗保健產品推銷舉報,騙徒藉舉辦健康講座,向長者促銷昂貴保健產品,包括酵素、蜂皇乳、魚肝油丸及按摩電氈等,有長者損失逾四萬元,渾水摸魚全年持續。可惜騙徒專走法律罅,縱然揭破亦難被法治,當局至今束手無策。

警察執法濫權投訴增加,由投訴警察課調查,被指公信力不足。
資料圖片

互聯網服務的投訴數字高企,蟬聯投訴榜第二位。

涉及醫療比例趨升

醫療及衞生類別今年共接566宗投訴,較去年激增153宗,升幅達37%,首次進佔投訴榜第五位,當中醫療疏忽事件不斷揭發,也反映市民越來越關注醫療權益。豬流感一役,當局將部份門診改作指定流感診所,但措施混亂,市民無所適從。另外,實施已三年的普通科門診電話預約服務,今年仍有20宗投訴,預約困難並無改善。
投訴警方的數字也大幅飆升,由去年365宗增加至今年460宗,升幅26%。當中投訴警員濫權最多,增幅近四成。按目前機制,市民遇不公平事可向投訴警察課申訴,但警方調查進度緩慢,更令人質疑「自己人查自己人」,市民有寃無路訴,要求加設獨立調查機制聲音不絕。
美容業投訴有281宗,較去年增加24%,當中不少涉及代言人「免費」纖體計劃,指被店方游說誤導參加,繳付數以萬計的療程按金,以為減磅達標後可退回,但簽約後發現纖體目標甚高、療程貨不對辦,最終未能討回按金。市民簽約前須留意條文細節,切忌貪圖「免費」誤墮陷阱。此外,本年中再有大型美容店結業,買了預繳套票的顧客再成犧牲者。

2009投訴龍虎榜

第1位:手機通訊
1,199宗

第2位:互聯網
705宗

第3位:私人樓宇
632宗

第4位:銀行/財務/證券
591宗

第5位:醫療
566宗

第6位:公共房屋
549宗

第7位:電器/電腦/網上購物
535宗

第8位:交通
489宗

第9位:食環署/市容管理
466宗

第10位:傳媒
455宗

註:數字截至12月30日止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傳真號碼: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手機短訊:63836568
註:匿名投訴恕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