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慢性痛症患者經常受間歇性出現的痛楚困擾,除影響日常生活外,更會引發抑鬱與焦慮情緒。聯合醫院職業治療部引入健身氣功八段錦治療,讓患者透過練習一些簡單的氣功動作紓緩不適,提升活動能力,並改善抑鬱症狀,走出痛症陰霾。該院已有40名病人參加了治療,稍後將與麻醉科合作進行大型研究,驗證氣功的療效。
記者:鄧愷欣
今年49歲的李寬曾任職幼稚園教師,因天性樂觀,故英文名字也叫Happy,但三年多前因工作跌傷腰部,令她陷入人生的黑暗時期,腰傷引發的慢性痛症,不但令她暫時失去工作能力,更連日常生活也不能應付,就算服食止痛藥及休息都無法改善,「痛到瞓唔到食唔到,冇晒反應同動力……連攞小小有重量嘅嘢,好似生果都冇力。」
改善抑鬱症狀增自信
痛症甚至令Happy出現抑鬱症狀,其後她接受醫生建議,到職業治療部學習八段錦,兩年多來病情及心理狀況都有改善,更覓得接線生這份新工作,「家可以拎住袋生果持續行到10分鐘……心態安靜咗,個人專注咗,睡眠亦好咗,唔會再成日諗住痛。」自言身體狀況已回復至工傷前一半,心理狀況更達至八成,「抑鬱病令我會覺得自己零價值,學咗氣功之後知道自己有嘢可以做到。」
聯合醫院職業治療部職業治療師及部門經理溫成顯表示,慢性痛症患者會因痛楚減少活動,「覺得自己咩都做唔到,成日驚整親,影響日常生活,慢慢會影響埋自信心、社交生活同情緒。」以往曾有調查發現,七成慢性痛症病人有情緒問題,出現抑鬱及焦慮等症狀。
溫成顯指,該院自07年底推出以健身氣功八段錦為慢性痛症患者治療,以簡單運動令患者提升活動能力,並增強自信心;稍後將會與麻醉科合作進行大型研究,確定氣功的療效,「利用中醫強調嘅經絡理論,以一鬆一緊一動一靜嘅動作疏通經絡,令氣血運行。」
溫成顯表示除教授氣功外,還會教導患者一些慢性病的知識及保養腰背技巧等,每個療程共八堂,每班只會招募六名學員,已有約40名病人接受治療,病人主要由骨科及麻醉科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