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09年新股啟示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09年新股啟示 - 李兆波

今年有69隻新股上市,絕大部份下半年發生。傳統的上市價比股份真實價低(underpricing)情況不一定出現,因當中近30隻升幅是零,甚至是負數,即股份價格比上市價低,投資此等新股的投資者,可謂欲哭無淚。
為甚麼會有以上情況?投資者必須知道,上市集資是「求財的遊戲」。上市公司要資金,投資銀行賺佣金,一定會把盤數做好,落力推銷,對於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其價值會慢慢反映於股價中。性急的投資者,往往着眼初期升幅,忽略了上市公司的真正實力。有實力的公司,要時間讓市場了解,而且此等公司的集資額不小,要在初期大升不太容易。

投資新股非必勝

投資新股沒有必勝方法,但投資者可從集資額、保薦人、集資用途,及行業前景分析。
09年十大升幅新股中,有4隻集資額1億元內,當中更只有兩隻是10億元以上。十大跌幅新股(不計介紹上市的兩間),有4間的集資額在100億元以上,集資額小,股價當然容易炒起,相反集資額大,股份初期較難大升,一定要等待基本因素反映。
若投行在招股時定價過高,投資者很容易買貴了。09年新股似乎均有此現象,民生銀行(1988)、金沙中國(1928)、忠旺(1333)、中冶(1618)及華南城(1668)都是當中表表者。另外,保薦人的實力與升幅有一定關係,但著名保薦人不一定帶來升幅,如果集資用途是還債多於拓展業務,股份升幅也有限。那些公司可能已有較高負債,借無可借或是越借越貴,於是要上市集資。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

李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