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愛紐約》MaggieQ講英語演高級妓女,風騷又有韻味,才覺得她也有演戲潛質,在港產片裏時常演竹升妹講半鹹半淡的廣東話,就讓她變得毫無性格,平板呆滯。反之舒淇的台詞來來去去只有幾句英語單字,只靠眼神傳情,神采不及也是沒法子的事。
香港人北上,普通話不好很是輸蝕。有時看見一些醒目淡定的香港友人,講廣東話活靈活現相當迷人,轉了普通話頻道,馬上變了半個呆瓜,不是不可惜的。叫他們下定決心捲好舌頭,讓溝通不要打折扣,但語言天份這回事實在由不得人。
話說某出口成章、自信爆棚的傳媒前輩,時常教訓新生代,說他們不長進,沒有理想云云,但某次北上接受訪問,用普通話表達自己時醜態百出,有關短片在「臉書」上瘋傳,成為一時佳話。儘管前輩早已上岸,用不着背靠祖國也能立足世界,但對於矢志要開拓大中華市場的新生代,則上了寶貴的一課。有些80後友人,急忙報讀普通話班,加強舌頭訓練。
香港人是中國城市裏普通話最差的一群。前幾星期的大廣東討論,廣州人的優勢,也是既有嶺南文化奶水,也通普通話,佔盡地利人和,做大廣東龍頭勢在必然。
有香港男性好友在台灣多年,國語還是說得一般,有時比我還差。我揶揄他分明是把廣東話國語化就算,後來經他台灣女友說明,才知道這是港男迷人的地方:人家就是愛他那不純正的國語,可愛得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