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名列美國《福布斯》全球權力榜第二位,當《時代》周刊風雲人物將中國工人列入最後五強,當全球熱議「G2」中美兩國集團,反映出來的就是中國崛興已成國際主旋律。
去年一場金融海嘯將全球經濟捲向衰退,半世紀以來一直是經濟超強的美國和許多國家苦苦掙扎,中國卻成為全球經濟亮點:經濟「保八」成功,年內可能超日趕美,身兼美國最大債主,坐擁世界最多外滙儲備。
經濟掛帥,中國國際地位驟然提升,政治發言權大增。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訪華,不講人權,高調只談合作,大拋中國成語名言的書包,拉攏中國。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也拋棄先訪美慣例,改為先訪華,講求日、中、美對等三角關係。4月G20峯會上,中國成功爭取加強新興經濟國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角色。
氣候會議兩度拒見奧巴馬
雖然中國公開聲言不願戴「G2」帽子,也絕不稱霸,但氣燄越來越高張。華府促人民幣升值,北京反建議創立新國際儲備貨幣取代美元。本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中美監察廢氣減排議題意見不合,中國總理溫家寶兩度拒見奧巴馬,逼得奧巴馬硬闖閉門會議。前天中國當局處決運毒罪成英漢謝赫,懶理英官方曾交涉27次、指謝赫可能有精神病。
氣燄盛,西方開始質疑:中國能負起國際責任展現泱泱大國風範嗎?
杜拜爆煲 環球震盪
從金融海嘯的深淵奮力爬出來,是今年全球經濟的寫照。奧巴馬上台後即推7,870億美元(6.14萬億港元)刺激經濟方案,加上聯儲局印銀紙的「量化寬鬆」政策,總算令美國經濟走出衰退。但猛注資猛印銀紙引發資產泡沫,風光一時的阿聯酋杜拜房地產泡沫吹得大,無法償還債務,終於11月爆煲,環球市場震盪,反映全球危機未必過去。
米高積遜傳奇落幕
6月25日之前,米高積遜(MichaelJackson)是美國過氣天王,是行為怪異、整容上癮、孌童醜聞纏身的WackoJacko。這一天之後,「流行樂之王」(KingofPop)歸位,因為這一天他在洛杉磯家中心臟病發猝死,終年50歲,死因是濫用強力麻醉藥協助睡眠。人死之後,剩下緬懷,他的歌精舞勁、領導時代的MTV和舞台王者風範,已成傳奇。
豬流感全球殺逾萬人
醫療界近年高度提防H5N1禽流感大流行,殺出來卻是H1N1豬流感。今年4月,墨西哥和美國發現當地爆發的流感,是一種混合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基因的新品種。病毒迅速傳遍世界各地,世界衞生組織6月將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升至最高的第6級,至今全球至少11,516人死亡。
-中國強勢惹反彈-
倡亞丁灣建軍基地惹疑慮
中國護航艦隊年初抵達非洲索馬里和亞丁灣海域,參與打擊海盜,中國國防部網站引述海軍高官表示,中國有必要在亞丁灣建立永久海軍基地,此舉或引起西方對中國海洋勢力擴張的疑慮。
海軍少將、中國海軍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尹卓強調,美國、法國、日本都已在東非的吉布地共和國設立基地,中國護航船隻也曾借用法國基地設施,「因此中國要建立永久補給基地,相信周邊國家會理解。」
中國第一批派往亞丁灣的護航艦隊(圖)沒有靠岸補給,在海上度過124天。隨後的兩批護航艦隊在阿曼進行靠岸補給和休整,目前中國的第四批護航艦隊正在印度洋執行護航任務。
路透社
印度助不丹建鐵路抗衡中國
南亞小佛國不丹(Bhutan圖),有「最後的香格里拉」之稱,這個隱世仙境現決定興建首條鐵路,連接印度,走向世界。但這項鐵路工程,卻充滿抗衡中國的意味。
人口只有70萬的不丹,過去一直拒絕現代化,隨着前國王旺楚克不愛江山愛民主,去年舉行首次民主選舉,並遜位給兒子基沙爾後,不丹開始改變了。新政府銳意發展經濟,改善1/5人口活於貧窮線下的局面,於是要興建首條鐵路。鐵路將延伸至印度西孟加拉邦城鎮哈西馬拉(Hasimara),興建費1.2億鎊(14.7億港元),由印度出資。分析認為,印度是要抗衡中國向南亞擴大勢力的戰略。
英國《泰晤士報》
哈薩克恐變華「經濟殖民地」
除了波斯灣,中國的勢力還滲入中亞國家,當中哈薩克首當其衝。有俄羅斯傳媒透露,中國想向哈薩克政府租種100萬公頃、相當於九個香港面積大的土地,令不少哈薩克人驚呼「中國要佔領哈薩克」。
租種100萬公頃土地
據報道,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本月初見外國投資者時說,中國希望哈薩克向中國農民提供100公頃土地,用來種植大豆和油菜。消息傳出,哈薩克反對派人士更在首都示威,抗議政府這項「不愛國」計劃。
反對派領導人阿比洛夫說:「如果每公頃需要15名中國人勞動,將有1,500萬中國人來到。如果每15人一年生育一個孩子,50年後,哈薩克將有5,000萬中國人。」大家只怕哈薩克將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殖民地」。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