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投訴龍虎榜四強,今年續踞榜首。本報明白使用者多寡、市場佔有率高低也影響投訴數字,未能反映服務質素全貌,但數字卻反映最多讀者最關心的問題,有關部門或機構宜多加關注。
第一位 蠱惑短訊成焦點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手機已變成生活必需品,但投訴也年年遞增,過去三年都雄踞本報所接投訴的榜首,今年共接獲1,199宗。被投訴的電訊商以電訊盈科與3香港較多,主要涉及續約、上網及漫遊收費等,市民簽約前須加倍留意徵費內容。
近日熱爆全城的蠱惑收費短訊,本報共接投訴逾60宗,電訊商可從中分賬,本報年內七次報道,引起公眾關注;年底消費者委員會公開指摘,電訊管理局「早知後覺」急急「召見」各電訊商,最終有電訊商宣佈停止與短訊商合作。
手機上網普及,數據收費成為投訴新貴,有讀者一個月內竟被徵逾9萬元上網費。不少精明消費者決定取消數據服務,以為一勞永逸,但最近有電訊商拒絕客戶取消此服務;本報將密切留意事態發展,為市民揭穿手機收費陷阱。另外,手機質素投訴仍不絕,除反映手機質素不穩定,維修服務亦差強人意。
手機通訊被投訴公司排名
第1位:電訊盈科
266宗
第2位:3香港
246宗
第3位:one2free
185宗
第4位:諾基亞
95宗
第5位:數碼通
63宗
第二位 互聯網服務參差
互聯網投訴共705宗,蟬聯投訴榜第二位,去年只有4宗的流動寬頻投訴,今年狂升至35宗,增加七倍半,最多指摘的是供應商廣告失實,聲稱的上網速度與實際不符。公司排名榜中,和記寬頻蟬聯最多投訴的網絡供應商,佔226宗。
最多客戶投訴網絡不穩定,投訴後供應商仍未有明顯改善,此外,客戶服務及技術支援熱線難接通及拖延處理,不少客戶透過本報轉介投訴始解決問題。11月初個別供應商推出99元寬頻上網計劃招新客,惹起大批舊客指遭誤導提早續約。為提高消費者權益保障,社會各界要求當局盡快設立簽約「冷靜期」措施,盼明年有佳音。
互聯網被投訴公司排名
第1位:和記寬頻
226宗
第2位:電盈網上行
157宗
第3位:香港寬頻
150宗
第4位:有線寬頻
113宗
第三位 樓宇管理待改善
今年共接獲632宗私人樓宇的投訴,當中約七成涉及管理問題,例如噪音滋擾、升降機故障、漏水及環境衞生等,部份管理公司未能急居民所急,服務質素有待改善。此外,業主立案法團的管理爭拗不斷,成員濫權、徇私及賬目混亂等申訴持續。
第四位 銀行被批「掠水」
去年雷曼事件爆發,市民對銀行信心盡失。今年本報共收到591宗銀行投訴,數字略減,但不滿聲音仍此起彼落。投訴信用卡、貸款、罰款及手續費等收費佔大多數。政府為救市,去年底推出百分百存款保障計劃,不過內容欠清晰,2010年底存款保障期屆滿,市民必須加倍留意。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傳真號碼: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手機短訊:63836568
註:匿名投訴恕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