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送不了舊,怎去迎新? - 孔捷生

探針:送不了舊,怎去迎新? - 孔捷生

○九年日曆翻盡,驀然回首,宛如重溫當代民族記憶,中國人走過了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六四二十周年,中共建政六十周年,末了又以重判劉曉波作為年度終結。單看判決書這個文本,豈止回到百年前的舊中國,先賢的憲政夢想竟離我們更遙遠了。思前想後,心事浩茫,於是賦詩數首──
〈無題〉
仙窟忘懷信有之,市曹瀝血於今疑。
雙春閏月逢牛歲,初夏忌辰殤子時。
偶見灰蛾投蠟炬,憐無紅萼出蓮池。
誰家路祭城西夜,一問行人三不知。
(註:忘懷洞,見奧威爾《一九八四》)
〈辭歲〉
慣看煙花逐歲除,玉京又是一年居。
已寒草木聽風緊,未讀詩書過眼疏。
三尺蒙塵壁上劍,幾人抱膝雪中廬。
曾經滄海難為淚,剜目東門伍子胥。
〈望鄉〉
蹈海魯連不帝秦,青衫猶是舊風塵。
鄉心托夢逐年遠,積雪盈頭隔日新。
去撚孤燈呵凍墨,來斟杯水向車薪。
文章合在閑中老,落寞神州幾故人。
〈無題〉
金紅畫棟列新株,又向幽冥鎮舊符。
半夜陳塘曾剔骨,廿年合浦未還珠。
死而已者成仁也,魂不歸兮化蝶乎。
酹酒泉台謀共醉,好留白眼看榮枯。
(註:陳塘關李靖殺子,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後句見成語「合浦珠還」)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